面對著“互聯網+”風潮,車聯網也迎來發展的春天。日前,工信部發布了《關于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行動計劃(2015-2018年)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首度提及車聯網未來發展規劃,將會出臺《車聯網發展創新行動計劃(2015-2020年)》,在頂層設計上,全面推動車聯網技術研發、標準制定,推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分析指出,從戰略層面推動車聯網的發展,將為整個行業指出清晰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推動基于車聯網的無人駕駛等未來技術的發展。據悉,面對著新能源汽車與車聯網技術的發展,多家車企已經相繼推出了無人駕駛技術,百度、谷歌、沃爾沃都已經實現了相關車型的路試。
迎來5年發展黃金期
據了解,《通知》是要以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為主線,以實施“互聯網+”制造業為重點,以高速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和信息技術產業為支撐,不斷打造新形勢下產業競爭新優勢,把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機結合起來,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大力拓展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的深度和廣度,積極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釋放發展潛力和活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
在《通知》內文中,多次提到了加快車聯網產業布局,推動車聯網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組織開展車聯網試點、基于5G技術的車聯網示范;而在系統解決方案能力提升行動方面,指出要開展行業信息物理系統(CPS)應用測試和試點示范,面向航空、汽車、電子、石化等重點行業,組織開展信息物理系統(CPS)應用示范。
而在國務院推出《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中,也指出要推進重點領域智能產品創新,推動汽車企業與互聯網企業設立跨界交叉的創新平臺,加快智能輔助駕駛、復雜環境感知、車載智能設備等技術產品的研發與應用。
分析指出,工信部發布《通知》明確了車聯網未來的發展方向與領域,這意味著車聯網經過多年的醞釀之后,將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5年黃金期。
早在2010年,我國交通部便提出推動車聯網建設,并將車聯網列為國家重大專項中的項目之一。2011年,《物聯網“十二五”規劃》出臺,明確提出物聯網將在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領域率先部署。
開啟無人駕駛爭奪戰
在工信部全方位推動車聯網產業發展之時,市場各方早已經聞風而動,作為車聯網最主要運用領域之一的無人駕駛,更是進入了爭奪的前期。
日前,國內IT巨頭百度完成國內首次實現城市、環路及高速道路混合路況下的全自動駕駛之后,便宣布了未來幾年無人駕駛的發展戰略,這也是我國首家企業針對無人駕駛應用推出了明確時間表。據了解,百度無人駕駛車項目于2013年起步,由百度研究院主導研發,其技術核心是“百度汽車大腦”,包括高精度地圖、定位、感知、智能決策與控制四大模塊。其中,百度自主采集和制作的高精度地圖記錄完整的三維道路信息,能在厘米級精度實現車輛定位。同時,百度無人駕駛車依托國際領先的交通場景物體識別技術和環境感知技術,實現高精度車輛探測識別、跟蹤、距離和速度估計、路面分割、車道線檢測,為自動駕駛的智能決策提供依據。(記者 郭小戈)
作為汽車未來發展戰略之一,國外車企巨頭早已經對國內車聯網市場虎視眈眈。
憑借著技術優勢,國外車企在傳統汽車上紛紛運用了無人駕駛的部分輔助功能,譬如自動泊車、自動跟隨、自動制動等。今年5月份,奧迪在亞洲國際消費電子展上推出了
A7 Sportback piloted driving con-cept car,并在上海繁華街頭實現了路試。
而面對著海外巨頭的攻勢,有分析指出,國內企業要確保用戶體驗不斷得到改善,為車聯網產業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和發展建議。目前,我國車聯網的發展需要跨產業的通力合作、政策的支持和引導、規劃的前瞻科學以及企業的開放合作,以打造“終端+平臺+流量+服務”的全新商業模式。
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表示,自動駕駛汽車產業是一個跨領域、凝聚眾多高新技術的綜合體,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技術、產品、商業模式等都在不斷創新與變革,處處充滿著新機遇,但更加需要產業鏈各環節攜手合作,這也是汽車工業的一次大的里程碑事件,將有助于解決交通安全問題,減少排放,促進交通效率大幅提升。
百度高級副總裁王勁也表示,在無人駕駛領域,百度要與零部件廠商、整車制造商、出行服務商以及相關政府部門、協會等產業鏈上的企業、組織合作,共同構建汽車制造、出行服務、智慧城市等與智慧出行相關的全方位產業生態。(記者 郭小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