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百年遺跡實質上是一種精神遺棄

來源: 2017-03-21 09:21:35

 

伴隨北京冬奧會配套工程的京張高鐵開始施工建設,具有百年歷史的京張鐵路也將停止使用。(3月18日中國旅游報)

中國文化傳統中的一個嚴重弱點,就是重使實用價值而輕精神價值。現如今太多的旅游開發、城市發展建設導致了大量遺址被破壞,文化遺產消亡。而當人們開始意識到錯誤并開始懷念惋惜時,才發現一切都已太晚,需為大眾敲響警鐘。

如今高鐵的開行潛移默化中改變了人們舊有的生活方式,人們的傳統出行習慣也被高鐵漸漸取代。隨著高鐵的不斷發展與沖擊,一些老鐵路漸漸退出歷史舞臺,成為被遺忘的角落。而百年京張鐵路就是曾經輝煌現在“落魄”的線路之一,目前已在分段拆除。

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工程技術界的光榮,也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帝斗爭的一個勝利象征,更是歷史留給北京最寶貴和最有價值的一份工業遺產。雖然現如今它的使用價值不再,但其蘊含的民族精神卻是國人的驕傲和精神財富。如果老建筑被徹底毀壞,那么文化傳統也就失去了可以寄身的空間。保護好這份珍貴的歷史遺跡,既是對城市歷史文化的尊重,也是對京張鐵路精神的傳承,而保存遺跡的最好辦法就是為它找到用途。

目前,以遺址為依托建設遺址公園的做法在國外早有先例。一條被稱作“死亡大道”荒廢了十多年的紐約鐵路被發掘變成了高線公園,每年可吸引500多萬游客;上世紀六十年代停運的巴士底地區通往巴黎東郊的高架鐵路后來被改造成了綠色長廊,被媒體評為“巴黎非去不可的地點之一”……京張鐵路可借鑒其經驗,在原鐵道的基礎上加以改造,建設遺址公園、建造博物館、成為“十里花廊”,甚至開行觀光旅游小火車等等,打造一個集愛國主義教育、歷史文物展示及市民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生態、文化、休閑功能區,讓百年鐵路重新“活過來”。

京張鐵路等充滿滄桑的鐵路承載著的是歷史的文化記憶,是一個時代的標志,看似“無用”的背后其實蘊含著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精神價值和研究價值。還希望相關部門三思而后行,不要再“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相關關鍵詞: 遺跡 實質 精神


相關文章

用戶登錄

注冊會員享受:超低價格發稿       忘記密碼



Copyright © 2013-2019  財通社軟文推廣平臺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版權申明     聯系我們:
562 6623@qq.com

客服QQ:562 6623 

  聯系郵箱:29 59 11 57 8 @qq.com 豫ICP備20005723號-1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