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零點13分,K81次列車(西安至廣州)在京廣線下行線K1195+458至K1195+533間撞倒3人,該處鐵路為彎道,南北走向,上方為硚口區(qū)長豐大道高架,下方為長豐大道。事故發(fā)生后,列車臨時停車1小時7分鐘。兩人被撞當場死亡,一人受傷,3人均為漢川人。(長江日報5月9日訊)
幾乎每年都能聽到或者看到類似于居民翻越鐵路被撞身亡的報道,痛定思痛何為此?筆者認為主要是當事人為圖方便而心存僥幸。殊不知如今開行的火車當中就連貨車也有120公里/小時的速度,不要臆測凌晨開行的火車數(shù)量少而去冒險翻越鐵路,這就好比與死神競速,釀成悲劇就在所難免了。
事故發(fā)生后,死者家屬通過武漢晚報新聞熱線呼吁:市民通過鐵路道口時要注意安全,千萬不能圖方便而不顧生命。
然而筆者在想:這樣的呼吁是否起到了作用?如若有用,為何飛馳的電瓶車依然無視紅綠燈!“中國式”過馬路依然存在!種種這些又與居民翻越鐵路有何異?民眾的劣根性以及難以磨滅的僥幸心理何時作罷?答案不得而知。社會賦予媒體的使命只有一再呼吁:敬畏生命!切勿僥幸!
悲劇的避免是否真的別無它法?筆者認為不然。我們的家長、我們的老師可以身體力行去教育孩子們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習(xí)慣,甚至可以將“敬畏生命”系列影片作為小學(xué)生的課外教程。希望在于孩子。
如今的高鐵里程越來越長,但既有線鐵路依然有不少處將村莊的農(nóng)田、道路攔腰斬斷,而這些地方往往是事故高發(fā)地帶。鐵路部門是否可以根據(jù)有利地形多建一些涵洞方便居民出行,對實在無法建涵洞而又事故多發(fā)的地點應(yīng)懸掛醒目警示標語,并在護欄上安裝刺籠,從客觀上減少事故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