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培訓“走出去” 領跑“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

來源: 2017-05-16 10:10:20

 

5月14日上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向世界聽眾全面闡述“一帶一路”倡議,并提出要啟動“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按計劃,未來五年我國將安排5000人次科學技術和管理人員進行聯合培訓。(5月14日《人民日報》)

近年來,中國高鐵作為中國“走出去”的典范,總能走在政策的前沿。5月9日,今年首批20余名老撾鐵路運營管理學員結束了在武漢高鐵訓練段為期3天的參觀培訓,而后續老撾、泰國兩個國家還將有11批220余名鐵路運營管理人員前來培訓。

如今中國高鐵憑借可靠的質量保障,較低的建設成本,高效的施工建設受到越來越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青睞。高鐵作為基礎設施中的“奢侈品”,對引進國經濟實力、供電系統以及人才培養具有較為苛刻的要求,這也是我國高鐵“走出去”戰略面臨的挑戰。

為沿線國家培養高鐵方面的人才,是一種對癥下藥的務實之舉。引進高鐵必然花費大量資金、調動大量國家資源,而作為高鐵市場需求量相對較小的沿線國家,高鐵的引進如何盡可能為國民經濟、人民生活創造價值,是其關注的核心。如2016年開工的雅萬高鐵,全長僅150千米,與我國京津城際長度相當,將連接印尼首都雅加達和第四大城市萬隆。未來成為雅萬經濟走廊的重要運輸血脈的同時,在施工建設、日常維護、運營管理方面也給該國帶來大量就業機會,是一條充分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充分服務于經濟和民生的重大工程。

由此可見,高鐵“走出去”戰略區別于“推銷”,從開工建設到運營維護,都離不開當地勞工和人才資源的參與,是一種互惠共贏的合作。我國利用成熟、完整的高鐵建設及運維管理體系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高鐵人才,讓當地人民充分參與到高鐵建設和運營中來。高鐵不再僅僅是擴張性的、利益導向的資本輸出,引進國人民成為其管理者和受益者。在這種模式下,中國高鐵“走出去”戰略得以深入人心,得到響應和擁護并煥發持久的生命力。

中國高鐵培訓“走出去”,并不只是國家、政治層面的命題,任何宏大的時代命題,最終都會在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找到注腳。相信中國高鐵在“一帶一路”共商、共享、共建的原則下,定能使沿線各國人民真正成為“一帶一路”的建設者和受益者。

 

相關關鍵詞: 高鐵 科技創新 一帶


相關文章
  • 高鐵配套還需多些理性!

    高鐵配套還需多些理性!

    2017-05-31

用戶登錄

注冊會員享受:超低價格發稿       忘記密碼



Copyright © 2013-2019  財通社軟文推廣平臺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版權申明     聯系我們:
562 6623@qq.com

客服QQ:562 6623 

  聯系郵箱:29 59 11 57 8 @qq.com 豫ICP備20005723號-1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