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中國鐵路總公司日前印發《“十三五”鐵路集裝箱多式聯運發展規劃》。《規劃》提出,研究構建雙層集裝箱運輸通道,推進北京—天津—沈陽—哈爾濱、北京—上海、北京—南昌—福州、阿拉山口—蘭州—重慶、上海—株洲及濟南—青島等雙層集裝箱運輸通道建設,加強雙層集裝箱車輛研制。(青島日報5月16日)
集裝箱運輸具有標準化程度高、裝卸作業快、貨物安全性好等優勢,是發展多式聯運的主要手段,對加快貨物周轉、提高運輸供給質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自20世紀初問世以來,集裝箱運輸得到了很大的發展。鐵路在深化貨運改革的進程中,也大力發展集裝箱運輸,以裝備技術創新為突破口,深入推進敞開受理,拓展集裝箱辦理網絡,豐富入箱品類,推進集裝箱全品類物流發展,實現了集裝箱運量節節攀升。由于集裝箱運量的持續增長,需要使用專用車較多。而鐵路專用車輛發展相對較慢,集裝箱專用平車數量不足已經顯現,車輛代用比較普遍,形成集裝箱與普通貨物爭車輛、爭能力的現象。使用普通平車運載集裝箱不僅車輛靜載重難以提高,而且需要一定的加固成本,安全系數也較低。
雙層集裝箱運輸的運用,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放眼世界,該運輸方式早已成熟,而且優勢眾多。國外鐵路認為,集裝箱屬于載重較輕、裝載面積較大的一種運輸方式,開展雙層集裝箱運輸是解決鐵路限界高度利用不充分問題的有效途徑。鐵路雙層集裝箱運輸的出現是集裝箱運輸史上的一次革命,它已成為限界較大的國家鐵路集裝箱運輸的重要方式。加拿大鐵路于1985年底在東部地區開行雙層集裝箱列車(疏散到達大西洋海岸港口的集裝箱),其間雖遭反對,但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北美鐵路在主要線路開行的雙層集裝箱列車就成為集裝箱向內地疏運的主要運輸方式。
鐵路雙層集裝箱運輸與其他集裝箱運輸方式相比,其線上運輸成本是最低的。同時,據北美鐵路協會的分析,與公路運輸相比,鐵路的雙層集裝箱運輸也具有良好的經濟性能。但是,雙層集裝箱運輸的經濟效益受運量和運距的影響比較明顯。
而目前世界上積極開展鐵路雙層集裝箱運輸的國家都是幅員遼闊、國上面積較大的國家,而且其鐵路運輸具有線路限界較大、運輸距離較長的特征。我國也基本具備上述特點,比較適合開展鐵路雙層集裝箱運輸。
由于雙層集裝箱運輸是一種運輸速度快、運輸費用少的貨運新產品,它的出現必將推動鐵路貨運產品改革的步伐大步向前。雙層集裝箱運輸一旦投入運營不僅可以成為鐵路運輸的經濟增長點,也將為我國鐵路向現代物流轉型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