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辭職就業“紅線”規定對癥下藥,但重在落實

來源: 2017-06-02 09:36:21

 

近日,中組部、人社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公務員局聯合印發的《關于規范公務員辭去公職后從業行為的意見》,全面細致的規范了公務員辭去公職后的從業行為,比如辭職后不得受聘原管轄范圍內企業、申請辭職時要如實報告從業去向、健全公務員辭職從業備案和監督檢查制度等等。筆者看來,如此為公務員辭職從業畫上了“紅線”的規定,正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從嚴管理干部的一劑良藥!大呼贊哉!

中國無疑是個人情社會,而公務員這個“鐵飯碗”,之所以歷來受到各界熱議和追逐,很大的原因在于這是一個培育“圈子”的大熔爐。一些領導干部是在認真工作、踏實進步,但卻特別熱衷于利用手中的權利與各界接洽、交往,旨在給自己培育出一個利益“圈子”,為日后退出公務員隊伍的“從業囤金”道路做好鋪墊。這種“戴著政府的帽子,拿著市場的鞭子,收著企業的票子”的行為和價值追求,無疑是廣大領導干部隊伍中的“蛀蟲思想”。“四部門”聯合出臺的“紅線”規定恰恰對癥下藥,既可有效打擊“葫蘆里”裝著靠公務員從業經歷為自己預留下的“取款機”和“養老院”的“歪思想”,又可有力的凈化公務員隊伍,端正個人價值追求,促進黨風政風建設更上一層樓!

我們常說堅守“初心”,方可身處“淤泥”不染塵。選擇從事公務員職務,就應當對自己的選擇有所擔當。正所謂“在其位,謀其政”,就是無論遇到怎樣的境況,都要把那份責任與擔當“進行到底”。當前公務員離職成為熱潮,這雖然并未給領導干部堅持為民服務的大道形成強大危害,但我們需要引起重視,需要采取一些措施給“不軌之徒”或者“思想松懈”的人敲響警鐘。如何避免“人走茶不涼”,讓黨員干部無法利用權力余溫,為自己“二次創業”大開方便之門,實現權力套現,需要我們抓好制度的貫徹和落實。

公務員只是職業,不能將公權力任意沉淀到自己的社會角色中。唯有嚴格公務員再就業,讓公務員辭職后徹底脫離原來的圈子和權力體系,才是預防政商勾結,從嚴治吏的關鍵。

 

相關關鍵詞: 紅線 重在 公務員


相關文章

用戶登錄

注冊會員享受:超低價格發稿       忘記密碼



Copyright © 2013-2019  財通社軟文推廣平臺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版權申明     聯系我們:
562 6623@qq.com

客服QQ:562 6623 

  聯系郵箱:29 59 11 57 8 @qq.com 豫ICP備20005723號-1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