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代,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席卷了全球,進入了尋常百姓家,讓世界各國和人民對中國的商品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中國商品也成為了當時中國的標桿。誠然,當時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非常發達,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和中國相提并論,中國也因此躋身了世界大國的行列;但是,隨著幾十年的發展,作為世界大國的中國也越來越意識到如果緊緊依靠勞動力發展低端產業,也只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是沒有出路的,必須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必須通過創新發展高科技產業才能實現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實現習主席倡導的我們偉大的中國夢。在最近十幾年的發展中,中國正是朝著這個目標不斷的努力奮斗。一條條中國鐵路、一座座中國橋梁、一輛輛中國火車正源源不斷的在世界各國“開花結果”,給當地的經濟發展貢獻了中國智慧,給當地的人民生活帶來了福利。而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當屬中國鐵路裝備制造業。縱觀近些年來中國鐵路的發展,真的可以說是中國高端裝備業走向世界的舞臺一張含金量非常高的名片,是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標桿行業。
據最新消息,2017年5月31日,由中國鐵路企業承建的肯尼亞蒙巴薩至內羅畢的蒙內鐵路正式建成通車。肯尼亞總統肯雅塔親自為通車儀式剪彩,并全程乘坐了首發列車,并對這條采用中國鐵路標準、中國鐵路技術的標軌鐵路的建成給出了最高的評價。肯雅塔總統將這條鐵路的建成通車評價為:“今天我們為新的工業化篇章打下了基礎。”筆者震驚的是,蒙內鐵路能夠得到一個肯雅塔總統如此高的肯定和贊賞實屬不易,也非常罕見,這也足可以證明中國鐵路能夠走向世界并非浪得虛名,而是有世界領先的技術,過硬的質量和價格優廉的獨特優勢,才能在國際舞臺站穩腳跟,并不斷綻放光芒。
中國鐵路除了價格優勢以外,能夠成為中國與世界鐵路行業的標桿,最讓人稱道的就是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以及豐富的建設、運營、管理經驗,擁有一成套成熟完備的的控制系統,可以實現從規劃、設計、勘探、建設、運營、售后一條龍服務,這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的。我們來看一組數據:中國鐵路營業里程截止到2016年末為12.1萬公里,高鐵里程達到了1.9萬公里,且每年都有非常多的新線投入運營,對鐵路運營里程世界第二、高鐵運營里程世界第一的中國而言,鐵路的建設、運營、管理經驗是非常豐富的,對各種自然條件惡劣的環境都能夠應對自如,找到解決方法,相比較老牌的鐵路強國,中國鐵路的比較優勢非常明顯。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以說,世界各國選擇中國鐵路正是中國一代代鐵路人不斷創新創造成就了目前的大好格局,筆者相信,中國鐵路這桿中國高端裝備業的標桿隨著中國新生代鐵路人孜孜不倦的努力,將繼續為世界各國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經濟發展貢獻它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