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份,《焦點訪談》欄目播出了三期節目:《風景線上切莫煞風景》、《違建危及大動脈》、《好好管管“三不管”》,對京滬高鐵和滬昆高鐵沿線一些地方妨礙鐵路安全的違法建筑和環境臟亂差問題做了集中報道。(6月4日央視網)
在這個寸土寸金的時代,人們極盡挖掘每一平米的利用價值,而鐵路沿線空曠,平坦且少人,漸漸成了很多人眼中的一塊“肥肉”。如今,越來越多的人無視鐵路警示牌,“入駐”鐵路沿線。“同一線路不同風景”、“一橋之隔兩重天”等現象敲響了環境整治警鐘,經過8天8夜的連續奮戰,一共清理商戶35家,清除垃圾3500立方米,拆除和清理大棚以及違法建筑11000平米,清理建材1000余噸,多部門合力見證了沿線“大掃除”的成效,也折射出了私拉亂建之風之盛,民眾安全與環境意識之淡薄。
高鐵橋下違規搭建,取土、挖砂、挖溝、采空作業或者堆放、懸掛物品,會導致橋墩路基沉降,切割作業更有可能引燃包裝材料、塑膠等可燃物。非法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一旦發生意外情況,后果更是不堪設想。而各種垃圾堆積如山,不僅會有損城市文明形象,更會影響列車安全運行。塑料袋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垃圾之一,這個看似不起眼的袋子卻經常影響接觸網供電安全,逼停列車,造成列車晚點,給旅客和鐵路部門帶來不便。垃圾和違法建設既是環境問題,更是安全問題,亟需一套職責清晰、反映靈敏、行動快捷、發現問題及時、制止有效、問責有力的監管體系或機制。
多部門合力啟動“高鐵沿線環境整治三大戰役”是應時之需,更是應時之舉。查處重大和明顯隱患。對發現的問題立即處理,對一時處理不了的,一律先關停;查處違法違規問題。對高鐵沿線保護區和控制區內的違法占地、違法建設、違法經營行為進行嚴查,逐一消除;排查整治環境問題。借助先進技術手段,排查高鐵沿線保護區、控制區、可視區范圍內影響觀瞻、污染環境等突出問題。同時注重綠化種植,僅在濟南西站附近就栽了接近4000棵樹,鋪了1600多平方米的草皮和植草。三大戰役一經打響,高鐵沿線“臟亂差”現象得到明顯扭轉,為全國高鐵沿線亂象整治樹立了榜樣提供了借鑒。
高鐵既是一條文明線、風景線,更是一條安全線、放心線。當多部門合力,切實鞏固綜合整治成果,形成整治常態化。還可加強舉報和投訴渠道的建設,根據民聲實現第一時間回應,同時加強抽查的力度,化被動執法為主動出擊,進一步把高鐵沿線打造成綠色生態長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