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貨運員蘇吉彤這幾天忙壞了。作為中鐵聯集青島中心站的鐵路計劃貨運員,他每天要負責了解客戶發運需求,審核客戶提供的貨物運單并將手里的運單按規定錄入場站系統,再根據中心站現場作業情況排定集裝箱裝車計劃。僅5月25日一天,中心站就發出了亮堂中亞和石龍班列,每天兩隊對開的“膠黃小運轉”更是“常規項目”。(中國經濟網)
作為中國與歐洲的“新絲綢之路”,國際班列一直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鄭歐國際鐵路貨運班列始于鄭州,經新疆阿拉山口處境,途徑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和波蘭到達德國漢堡,全程10214公里,它是中國連通歐洲重要的經濟帶,是中國與沿線國家互通貿易,增強貿易往來的重要樞紐。
起初,國際班列運輸寥寥無幾,常常無人問津,沒有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而如今如此火爆的背后,筆者以為,前后如此巨大差別,正說明著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發展所帶來的巨大成果,
國際班列正是搭上了“一帶一路”的快速致富通道,如此火爆也無可厚非,國際班列從“吃不飽”到“吃不下”這“幸福的背后”正是見證了“一帶一路”的發展成果。
近些年來,“一帶一路”可是說是碩果累累,四面開花,“一帶一路”已經成為了中國獻給世界的禮物,正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關注和支持,正是因為它的優越性,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成果,讓世界看到了一條嶄新道路。
如今,國際班列越來越受到貨主的歡迎,借助著這順風車,貨主、車主獲得了巨大效益,干勁十足。國際班列的爆倉,拉動了沿線多方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新絲綢之路”的貿易,加強了國際班列沿線的貿易往來,是中國的產品的更多的走出國門,并且國外的產品通過“新絲綢之路”更方便的進入中國,為多方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另一方面,國際班列頻次的增多,在對中國貿易帶來成果的同時也對鐵路的服務水平帶來了壓力,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鐵路人更應該提升服務品牌質量,打出中國鐵路人的精神,為更多的貨主提供更優質性的服務,多貨主著想,多為鐵路未來的發展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國際班列正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相信,在鐵路人不懈地努力下,中國的鐵路能創造一個新時期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