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世界移動大會召開。MWCS通信行業的權威展會,5G作為近幾年的熱點,頻頻出現在各大會議上。
根據IMT-2020推進組的測試時間表,目前5G已經完成第二階段的測試,2018年底將會發布第一階段的5G標準,屆時將會為更多的5G研發廠商確定產品設計標準,以便及時更改研究方向。
從本屆展會來看,5G的研發方向依舊撲朔迷離,針對5G到底是革命性改變還是演進性變化都各執一詞。目前5G市場普遍存在兩種聲音,一種是5G作為4G的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架構,將利用4G的現有環境來遷移至5G架構;另一種聲音更傾向于打破原有4G網絡的連接方式,通過云等業務進行5G業務的建設。
5G市場擴大 多家企業不同的研發方向
在采訪中發現,目前參與5G研發的廠商眾多,而處于核心研發中的廠商包括芯片商、運營商、硬件廠商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各自都有不同的5G思路。但由于5G是龐大的網絡架構,不能只靠單單一家企業實現5G布局的宏大構想。合作共贏、實現5G快速商用成為各方的共同愿景。
5G研發中,亞洲企業尤其中國企業對于推動5G快速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自2014年正式啟動4G商用以來,4G網絡的大發展促進了中國互聯網經濟的全面繁榮。據工信部數據,2017年,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合計已部署了249.8萬個4G基站,4G用戶規模達到7.36億,我國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網絡。
華為以及中興作為老牌通信企業,在5G研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華為積極參與IMT-2020(5G)推進組組織的5G技術研發試驗。
華為方面曾表示,在5G網絡到來之前,運營商可以在網絡體驗方面基于4G網絡持續演進,提前構建5G時代的競爭力;在移動物聯業務方面,推進NB-IoT為5G提前孵化新商業模式;在產業合作方面,移動通信行業基于4G演進聯合跨行業合作伙伴。
本屆展會中,華為與來自全球的運營商、終端、芯片等產業伙伴共同發起倡議《加速4.5G網絡演進及產業發展,共建邁向5G之路》。該倡議旨在全面推動4x4MIMO、VoLTE、NB-IoT等端到端產業的加速發展。華為FDD產品線總裁曹明表示:“在4.5G向5G演進的過程中,網絡技術演進與產業生態發展需要齊頭并進。華為愿與全球運營商和產業伙伴合作創新,共同推動4.5G演進新技術、新生態、新商業的快速發展,建設邁向5G之路。”
中興通訊5G整體解決方案也同樣支持4G網絡向5G平滑演進,保護運營商現網投資價值。中興通訊在業界首創的Pre5GMassive MIMO解決方案,將5G核心技術提前到4G網絡商用,支持軟件平滑升級到5G。Cloud RAN和Cloud Works基于前瞻性的技術架構和通用硬件平臺進一步保障了向5G標準的演進能力。
高通與英特爾的本質區別
5G在歐洲的推進速度緩慢,原因在于歐洲運營商在4G網絡的投入過大但沒能及時獲得收益,從而在5G研發上表現出懈怠。亞洲市場的5G環境要遠遠好于歐美市場。中國在5G研發的投入巨大,4G時代的TDD、FDD在中國商用的速度奇快,加之高通在4G以及5G通信芯片的技術支持,5G的構想及研發得到了極大的保障。在本屆大會上,美國高通公司首席執行官史蒂夫·莫倫科夫在主題論壇上發表了題為《通向5G之路上的創新》的演講。數據顯示,預計到2035年,5G相關的產品和服務將達到12萬億美元;到2035年,中國、韓國和日本的5G價值鏈將帶來1.6萬億美元的經濟影響;其中,93%的中國受訪者期待5G將創造前所未有的全新產品和服務。
史蒂夫表示,強大的LTE技術是通向5G之路的重要基礎。高通已經利用LTE Advanced持續改進4G,提供空前的數據傳輸速率、更高的容量和煥然一新的用戶體驗。現在,高通將利用LTE Advanced Pro進一步改進LTE連接性,引領5G技術,從而連接新的行業,催生新的服務,帶來新的用戶體驗。高通認為,5G是下一個改變世界的技術。近年來,高通正努力推動5G成為現實。史蒂夫在會上說:”5G的變革并不是一夜之間就發生的,但是5G也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遙遠。Pre-5G技術目前正在進行外場測試和試驗,3GPP標準化也在穩步推進,以打造2019年首批部署的5G藍圖。”
而英特爾提出,5G≠4G+1G。英特爾通信與設備事業部無線標準首席技術專家吳耕表示,5G并非通信業發展成熟的終點,“5G是一個嶄新的、顛覆性的起點,將滿足全球對整個產業升級的期待。”5G將不僅可以滿足通信行業的需求,更將提高全球的智能環境,為工業制造,以及包括醫療、家居、出行在內的人們的生活,帶來全新的感受。2016年,英特爾CEO科再奇曾表示,“總的來說,我們已經特別地將英特爾定位于驅動云計算以及日益智能互聯的世界。”云技術成為了英特爾在5G競爭中最看重的能力,英特爾始終認為5G需要云的力量,并通過云端業務進行線下的一些網絡活動,同時實現低延時等技術效果。
在今年的上海世界移動大會期間,英特爾也連同中國聯通,騰訊云以及諾基亞上海貝爾聯合發布了全新的MEC線下使用場景,標志著英特爾網絡切片以及云端在5G實現的又一大突破。
標準重要 各企業合作共贏實現5G全面商用
其實在5G標準未發布前,任何的研發都有風險,畢竟如果與全球5G標準相左將會帶來經濟損失。這在整個行業可算是一次“賭局”,如果賭對了3GPP的標準,那么接下來可以快速上馬,與運營商以及設備商進行合作。如果賭錯,凡是涉及區別于標準內的技術都需要做出更改,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的發展。目前來看,國內的華為與中興都在提倡5G來臨前須有一個過渡期,從而誕生了4.5G以及Pre5G這樣的測試性網絡,以便在5G來臨時快速平滑切入。而通過與不同企業的合作將帶來對于5G規范的影響作用。
華為目前在大面積應用云場景,高通等企業也計劃在不放棄現有的4G網絡的情況下過渡到5G。而英特爾在移動市場的部分缺失可能導致其需要更多的云業務來支撐其弱化的一面,所以在5G全面改革的前提下,英特爾正大規模擴大云概念。
無論采取何種技術發展5G,都為使5G有更好的展示空間,不同的技術最終都將通過合作實現利益變現。(鄭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