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東新區體育公園便民服務中心
□記者王新昌文張琮攝影
核心提示丨在便民服務中心,可以實現買菜、看病、購物、餐飲、文體活動、日間托老等各種生活服務,居民只需要15分鐘就可以“一站式”滿足生活所需。這種由政府主導、公司運作的便民服務中心,分布在城市各個辦事處轄區。6月28日,鄭東新區體育公園便民服務中心正式開業,成為我省首個新建的“一站式”便民服務中心,如今運營一周。昨天,大河報記者實地體驗了一把。
【體驗】只需15分鐘,“一站式”滿足生活所需
換拉鏈、修皮鞋、配鑰匙……各種生活小服務
換拉鏈、修皮鞋、配鑰匙……這些小得不能再小的生活服務,在體育公園便民服務中心,都能找得到。一層東側有一間很小的門面,這里共有三個小窗口,分別可以提供修拉鏈、配門禁卡、皮具護理,修鎖、換鎖芯、配鑰匙,修鞋、洗鞋、擦鞋三類服務。南門平臺入口處是一個家電維修店。東側中間一家自助洗衣門店,在這里只需要40元,就能洗一桶衣服(大件衣服可以洗5件,小件衣服可以洗10件)。一家只需要10元就能剪發的理發店,由于一樓沒有位置,被安排到了6樓東側。
“平時配鑰匙得找幾條街,一些流動性攤販位置不固定,像配鑰匙、洗衣服這類服務在便民服務中心都能找得到,而且價格便宜。”居民王先生說。他原來在金水區住,最近才搬到鄭東新區東站附近住,他對便民服務中心的這些小店面非常滿意。便民服務中心的運營方介紹,上述生活類小服務,由于利潤低,很難租用沿街店鋪,而便民服務中心把他們請過來,租金極低,是為了讓附近居民在這里可以解決更多的生活瑣事。
在便民服務中心地下一層的哈鄰農貿市場,各個攤販售賣的糧油、果蔬等商品,與市場同類商品相比價格略低。比如雞蛋售價2.75元/斤,而市場價在3.5元/斤左右。
“球類空間”“運動空間”……各類文娛空間
花甲老人張新偉昨天下午4點準時出現在六樓“球類空間”,他喜歡打乒乓球,正在和球友切磋球技。兩人你來我往,一擊一接間已鍛煉出汗了。和張新偉一樣,每天準時來“球類空間”打乒乓球的還有近10位老人,他們共用了4個乒乓球臺。在這里,除了乒乓球,還可以玩臺球。“退休后,我除了乒乓球,沒啥其他愛好,在外面玩時,一年得花2000多元,來這兒玩,只需要帶著球拍、球,不需要掏場地費。”張新偉說。他說目前來的球友少,可以盡情玩。
“球類空間”東側的“運動空間”有健身器材,可以做簡單的健身運動。“球類空間”走廊對面是“百姓棋牌室”,可以打撲克牌和下象棋、圍棋、五子棋等。“曲藝空間”定期邀請曲藝大師來表演,有時會安排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曲藝曲種,讓更多社區戲迷了解和繼承傳統文化。在“百姓合唱廳”,市民們可以在一起排練合唱,結識更多愛好相同的朋友。“光影空間”是攝影愛好者的家園,由于相關器材還沒有安裝到位,目前是閑置狀態。在“手工創作空間”可以制作布藝、木藝、皮藝、紙藝、小手工等創意作品,這些作品將被定期義賣,所得款項資助給貧困家庭。在“文創空間書畫室”,居民們自帶筆墨紙硯,可以來這里和書畫愛好者們一起交流。此外,“青春家園”“百姓書房”“婦女兒童之家(四點半課堂)”這些文娛空間,也可以滿足居民知識方面的需求。
【現狀】人氣不足,一些店鋪關門休息
昨日在體驗過程中,大河報記者最大的感受是缺人氣。在地下一層哈鄰農貿市場,攤位售賣人員數量遠遠多于顧客數量。經營瓜果攤的攤主張偉剛感嘆,“顧客太少了,攤位租金再低仍然賠錢”。記者在農貿市場蹲點約20分鐘,前來購物人員不足10人。在一樓自助洗衣店,辦卡者寥寥無幾,采訪期間,也沒有遇到來咨詢或辦卡的居民。在六樓棋牌室,一位想下象棋的老人,由于等不來棋友,拿著一本雜志坐在墻角看了起來。舞蹈、唱戲、書畫等各個文娛活動空間,也都人氣不高。工作人員解釋,一些空間是提前預約的,已經安排了活動。人氣稍高的就是“球類空間”,這里有8位老人在打乒乓球。
“知名度太低,周邊居民很多都不知道。”采訪中,一些攤販抱怨。體育公園便民服務中心周圍有大量成熟、高端社區,“15分鐘交通圈”內居住人口超過10萬人。按照一般商場的吸客比例,這里應該是熙熙攘攘的,而采訪中,由于這里人氣不足,一些店鋪甚至關門休息。比如配鑰匙、修拉鏈、修鞋的店鋪關著門,修電器的也是大門緊閉,甚至連行政便民服務大廳都是關著門的。
【規劃】鄭東新區還要建32個這樣的便民服務點
大河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鄭東新區體育公園便民服務中心是由政府主導、國有公司興建、公司化運作的“一站式”服務中心,這里可以滿足“行政服務、社會事務服務、生活服務”三類服務,涵蓋便民服務大廳、文體活動中心、農貿市場、社區醫院、托老、兒童培訓教育、銀行網點、維修、理發、縫紉等12項便民業態,可滿足周邊居民的辦事、買菜、看病、購物、餐飲、文體活動、日間托老等多元生活需求。“2015年,鄭東新區提出建這種模式的便民服務中心后,全省各地派代表來學習、考察,這在全省范圍內是一個創新舉措。”鄭州新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而體育公園便民服務中心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第一個新建的便民服務中心。根據大河報記者采訪,鄭州市區還有一些老的便民服務中心經過升級改造,具備了某些便民服務職能,但服務業態沒有鄭東新區的便民服務中心齊全。比如一些改造升級的便民服務中心可能有文娛,但沒有養老;可能有修鞋,但沒有醫療;等等。
鄭東新區還要建32個體育公園便民服務中心這樣的服務點,達到規劃居住區3萬~6萬人、產業區5萬~9萬人就有1處便民服務中心,實現“15分鐘”生活圈。居民只需要15分鐘,就能來到便民服務中心辦理行政服務事項、交水電氣暖等費用、就醫養老、購物娛樂等。截至2017年6月,一期新建15個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2個升級改造項目已投入使用。大河報記者走訪宏圖街便民服務中心,發現其菜市場已開始試運營。而在商都路便民服務中心,招商人員稱有望在年底開業。根據推進進度,預計2017年底前,一期開業7個項目;二期新建16個項目全部完成選址規劃,并開工建設6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