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全球總裁彭凱南、中國私人收藏家劉益謙等在研討會上 姜煜 攝
佳士得24日在上海舉辦有關國際藝術市場的研討會,有海外收藏界人士稱,在國際藝術市場,中國藏家已經站在了“舞臺中央”。
荷蘭古典藝術專家、Johnny Van Haeften公司主席強尼·馮·漢富頓在研討會上表示,在當今世界藝術品收藏界,以中國藏家為代表的亞洲力量正在崛起,他們對包括西方古典藝術在內的各國藝術品都極具熱忱。以收藏倫勃朗作品聞名業界的萊頓收藏(The Leiden Collection)創辦人托馬斯·卡普蘭博士更稱,中國藏家已經站在了世界收藏市場的“舞臺中央”,未來的世界收藏市場將由中國藏家來推動。
托馬斯·卡普蘭博士說,藝術的生命是悠久的而人類的生命是短暫的,偉大的藝術家把美傳遞人間,藝術具有團結人類的力量,收藏家應該是藝術的橋梁,其所擁有的優秀藝術品應該用來分享,而不是放在一個封閉的環境里孤芳自賞,像中國私人收藏家劉益謙這樣創辦美術館、把優秀藝術品與大眾分享的做法是非常值得稱道的。
曾數次豪擲巨資拍下中外藝術珍品的上海龍美術館創始人劉益謙稱,傳承和探索是人類兩大任務,探索是探索科學,傳承是傳承文化,“我沒有探索科學的能力,但在傳承文化方面還能做些事情。我為自己拍下的每一件藝術品感到驕傲,有人說我有些東西買貴了,但藝術品拍賣市場就是一個公開的競拍過程,我不會因為別人的說法而放棄藝術品投資。”
佳士得全球總裁彭凱南以劉益謙耗資近11億人民幣拍下的莫迪利阿尼作品《側臥的裸女》舉例說,這是莫迪利阿尼最好的作品,全球各地的藏家都想要得到這幅作品,最終卻被劉益謙收藏了,顯示了中國藏家的勇氣和個性,“中國人的DNA中有著對美的天然崇拜和熱愛,杰出的中國收藏家非但具備知識,更有靈感和勇氣。”
2017年開始國際藝術市場表現出強勁的反彈勢頭,未來這樣的勢頭會否延續?對此劉益謙是這么說的:“如果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藏家花巨資買下的梵高的那副《向日葵》現在再拿出來拍賣,仍會創下拍賣紀錄”。強尼·馮·漢富頓則解釋說:無論世界經濟如何變化,藝術品收藏市場都會繼續發展。
研討會上,幾位收藏界大咖還就各自的收藏經驗進行了分享,托馬斯·卡普蘭稱“要買自己最喜歡的藝術品”,劉益謙的回答則非常簡潔:就買最貴的。
原標題:業內人士:中國藏家已經站在國際藝術市場的“舞臺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