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路過國貿橋,依舊能聽到熱鬧的吆喝聲,“燕郊……燕郊……”路上依舊是行色匆匆的年輕人,從國貿到雙井的路上,還是能騎著自行車也被堵得停下車來。抬頭看那些聳立的高樓,依舊燈火通明,不知道多少人會加班到深夜,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耽誤了約會,錯過了電影……
這個城市,沒有因為凜冽提前休息。
早晨7點,金臺路換乘6號線,有時候會在人群里擠得戾氣陡升脾氣暴漲,有時候,看著烏泱泱的人群,也不免升起感慨,大家真的都不容易,要多理解。
以前,總覺得北京的燈火輝煌是加班的白領點亮的。
現在發現,加班結束,這座城市依舊沒有熄燈,那是另一群人點亮的。
早起打開手機,查看購買的東西到哪兒了,物流狀態更新的時間往往是凌晨,不禁想象大晚上有多少人開著大車奔馳在來北京的路上,又有多少人騎著小車穿梭在北京的城郊之間。
搬家到了一個老小區,墻皮被雨水浸得掉渣,保潔大姐換上自帶的拖鞋,鉆進了陽臺,從陽臺出來的時候,成了“雪人”,整個頭發和身上都染上了厚厚的白色粉末。那天,保潔大姐一直工作到凌晨,歉意和感謝不是“加錢”可以表達的。
供暖季到了,屋里涼涼的,打電話給物業和供暖公司,半個小時,三個大男人頂著風寒站在了客廳里,測溫,排查,調節,記錄,打電話……家里慢慢熱起來了。
結婚紀念日到了,埋怨先生沒有提前準備,好不容易哄好,時間已經不早了,先生臨時起意訂了當日達的生鮮,晚上12點,我們在家煎起了牛排……
去年的冬天,北京下了好大的雪,年輕人總是很燥,小伙伴們約了泡吧,晚上11點多走出小區,第一次把目光停留在環衛工人身上,冬天的雪夜,格外安靜,他們穿著橘色的反光外套,裹得嚴嚴實實只能看到一雙眨動的眼睛,拿著尼龍小袋子在地上撒著什么,腳踩上去,路沒有那么滑了……
……
腦海中,一個個片段,在冬天的夜里亮起來。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身邊,還有好多好多我知道的溫暖的人和工作:幼兒園事件發生,奮戰168個小時的警察;露天燒烤和施工工地上,苦口婆心的城管隊員;開夜車的公交車司機;最后一班地鐵的工作人員;乘車高峰期的交通志愿者……
12月12日,北京市委書記蔡奇看望慰問一線生活性服務業勞動者時強調,我們這座城市需要環衛、保潔、保安、物業、家政、快遞、餐飲等普通勞動者,無論是城市運行,還是日常生活都離不開他們。各行各業都有大量外來務工人員,他們都為首都城市的繁榮發展揮灑汗水,作出了貢獻。我們對這些務工人員要給予充分尊重,給予更多的關愛,努力為他們排憂解難,讓他們有歸屬感。
我想說,不論是公職人員、企事業職工、創業者,還是外來務工人員,你們用自己的汗水澆鑄了這座美麗的城市,你們是陪這個城市“熬夜”的人,你們是“叫醒”這個城市的人。你們,溫暖了北京的整個冬天。
原標題:他們,溫暖了北京的整個冬天
相關關鍵詞: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