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變動想要依據“電視問政”就得靠譜

來源: 2017-02-17 14:42:26

 

近日,因為被西安電視臺曝光了污染問題,在當地電視臺的問政節目中,西安戶縣環保局原局長李小兵在節目中表示“很慚愧”、“很抱歉”。因環保工作中的問題,西安戶縣環保局原領導班子被“集體拿下”。(2月17日《新京報》)

環境問題已經是當下民眾特別關心的話題,這就是在物質生活得以保障的基礎之下,精神什么要逐漸的符合大眾的需求所提出來的新問題。特別是在現如今環境堪憂,民眾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的情形之下,對于環保部門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挑戰,稍有不慎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如何知曉職能部門是否作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靠他們的點評是最能夠出成績的,所以依托電視新媒體等方式,對“電視問政”這一形式來說,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了,2月8日,在西安市政府和當地電視臺舉辦的電視問政節目中,西安市環保系統相關負責人都來到現場接受專家、市民的問政,其中包括市環保局黨委書記、局長陳松林,以及戶縣環保局局長李小兵等各(分)縣局負責人。

節目曝光了戶縣11個環保問題。對于熱線電話接聽的5個問題,時任戶縣環保局局長李小兵的回答遭質疑。面對觀眾代表的發問,李小兵屢屢說出“很慚愧”、“很抱歉”、“確實沒有責任到位”。當主持人連續追問一污染河流的問題時,李小兵并未直面回答。身為環保局局長,對于主持人乃至個別群眾的提問都無法回答,那么可想而知如果面對的是更廣的群眾,他會有多么的不堪。

面對該局長的表現,當然是要問責的,而且是西安戶縣環保局原領導班子被“集體拿下”。這樣的“電視問政”讓一個領導班子都給攤上了大事,此事是不是太過嚴重了呢?況且官員的依據“電視問政”,這事兒能靠譜嗎?誠然群眾的拷問能夠讓不作為的官員臉面無存,但是用新媒體的過程中,是不是應該考究一下如何讓其更加規范,更加系統,更加讓人心服口服呢?這一切還需要制度的完善。

如果官員晉升或免職都依據電視問政的話,一定要制度化。至少要有兩種制度性安排,一是設計問政制度需要設計出差別,對于敏感部門、群眾關注度高的部門,打分的時候跟其他部門的權重就不能一樣;二是設定緩沖階段,比如有的人踩到紅線,第一次警告、第二次處理、第三次免職。不能說突然來了一次電視問政,表現不好的就地免職。讓群眾滿意的同時,也是要讓那些被問的官員滿意,如何讓“電視問政”長久以往,那還得靠“以理服人”。(黃曉唐)

 

相關關鍵詞: 官員 電視


相關文章
  • 官員應潔身自好,切勿讓“桃色”事件再現

    官員應潔身自好,切勿讓“桃色”事件再現

    2017-02-21

  • 官員“慢性病”得狠治

    官員“慢性病”得狠治

    2017-03-13

  • 惠安裸泳官員應該洗凈污染的公德心

    惠安裸泳官員應該洗凈污染的公德心

    2017-03-29

  •  不做“喊口號”的“空心”官員

    不做“喊口號”的“空心”官員

    2017-04-06

  • 官員被“圍獵”,豈能只怪商人?

    官員被“圍獵”,豈能只怪商人?

    2017-04-07

用戶登錄

注冊會員享受:超低價格發稿       忘記密碼



Copyright © 2013-2019  財通社軟文推廣平臺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版權申明     聯系我們:
562 6623@qq.com

客服QQ:562 6623 

  聯系郵箱:29 59 11 57 8 @qq.com 豫ICP備20005723號-1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