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2月28日人民網)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等詩句,就是我國古代考試制度改變讀書人命運的真實寫照。雖然到了當下的時代,即便是我們文明化了許多,開明了許多,但是考試仍然是我們無法躲避的話題。新中國成立之后特別是在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后,我國的考試招生制度不斷的發展完善,在選拔培養人才、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白色象牙塔”是每一位莘莘學子都向往的地方,對于寒窗苦讀了十余年的學生來說,恐怕用高考來決定他們的命運,這樣的說法也是不為過的,在踏進高校大門之后,他們感覺自己就可以松懈了,這樣的想法其實還存在不少的大學生思想當中。也正是如此,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實行的“嚴進寬出”模式,導致了不少的大學生幾乎就是在學校里荒廢了學業,到頭來不僅沒學好專業,也是辜負了自己過去十余年的辛苦付出。
對于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來說,無疑就是在給我國目前不少的高等院校“敲警鐘”,對于“嚴進松出”的情況堅決不能夠“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得過且過,畢竟對于學生來說,如果不想要再次深造的話,那么在大學本科的學習可能就是這一輩子最后一次系統性的學習了,所以抓住能夠繼續學習的“尾巴”又何樂而不為呢?
高校教育是為國家發展培養棟梁的地方,也是鑄就人才的搖籃之地,本身就應該高度重視高等院校的發展和管理問題。從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各高校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積極主動開展工作,創造了許多成功做法,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
此次《意見》也是特別強調指出,高校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關辦什么樣的大學、怎樣辦大學的根本問題,事關黨對高校的領導,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后繼有人,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戰略工程。
“拂面春風好借力,正是揚帆遠航時。”目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新一輪的挑戰正站在時代的前端,考驗的就是黨和國家的這支“指揮桿”如何發揮它的作用,讓每一枝“祖國花朵”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競相綻放,成為民族復興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