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援助烏茲別克斯坦的首批船舶,將在2月24日凌晨5時許,從重慶市沙坪壩區團結村貨場,通過中歐國際鐵路通道正式啟運,這也是重慶中歐鐵路首次承運船舶類產品。據悉,中國援助烏茲別克斯坦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中,我國援助烏茲別克斯坦的重要項目之一,主要用于當地灌溉引水渠的清淤,此次援助烏茲別克斯坦船舶數量共為20艘,分5批運送,首批發送量為3艘。(人民網 )
看完這篇報道,大家或許跟筆者一樣要感嘆:我大中國又為中亞的人民送福利了,會不會迸發出點盛世中國的自豪感?由此也帶起了筆者的濃厚興趣。據多方了解,中歐(重慶)鐵路大通道一直作為中國通向中亞——歐洲的熱門線路,頗受關注。僅2016年,中歐班列(重慶)發送量超過了400列,此次采用特種貨物列車首次承運船舶類產品,也成為鐵路營銷貨源的一次創新性嘗試。時常自嘲“宅男”的我還“笨拙”認為鐵路就是運運糧食、拉拉煤炭,殊不知它讓船舶也在陸地上“跑了起來”,讓人直呼“漲知識”。據悉,這批援助烏茲別克斯坦的挖泥船通過中歐列車從重慶團結村站運到霍爾果斯站,并由(新疆)霍爾果斯口岸直接運轉交付烏茲別克斯坦,全程公路運輸和鐵路運輸合理對接、大件自裝卸和鐵路裝卸的完美融合、汽車吊裝車和鐵路裝車的有效銜接,實現了大型船舶的“站到門”的運輸服務。不得不贊嘆近年來被熱議的“鐵路貨運組織改革”已初見成效,僅從這次運輸體現出的完整配套服務、貨源品類擴大、裝載技術發展,加之鐵路建設快速推進所帶來的運力提升,都使得客戶需求不斷的心滿意足,而中歐鐵路旅途上的“黃金舟”也是暢快前行。也許這就是為什么這批挖泥船選擇鐵路運輸放棄公路的主要原因吧?
有人形容說:“中歐班列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蓬勃發展的最好代言與象征”,筆者認為甚是貼切。從神州大地多處始發的中歐班列,早已成為中國“一帶一路”新絲綢路上最亮眼的“鋼鐵駝隊”,并串聯起了新絲綢之路上的經濟帶。奔跑在這條中歐國際鐵路通道上的商品,小到電子元件、儀器配件,大到整車運輸、船體船舶,不僅大大縮短了時間成本和物流成本,重要的是拉近了沿線區域的距離,促進了各區域、各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與合作。據統計,僅2016年,中歐班列已開行1702列,同比增長高達109%,中歐班列儼然成為了“一帶一路”的領跑者。在不斷完善的綜合運輸服務體系下,中國鐵路不僅僅服務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企業的生產經營,還向全世界人民展現出了新的形象,打通沿線各國的交流缺失,為境內外合作區建立和基礎設施的聯通聯動提供保證,繁忙的往來商品貿易更是國家“一帶一路”重大戰略決策的有力支撐。筆者認為中歐班列已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實施共同步入了發展的黃金期,必將帶著大家心中的“中國夢”一起砥礪前行。
“著葉滿枝翠羽蓋,開花無數黃金錢”,中國高鐵走出了國門,中歐班列如今也是“花開正艷”,中國鐵路發展正快馬加鞭。中國援助烏茲別克斯坦船舶的正式啟運,象征著這艘致富的“黃金舟”帶著祖國人民的和平友誼之情,浩浩蕩蕩地奔向遠方。相信中國鐵路未來也必將會在服務人民、服務國家、服務世界的舞臺上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