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輝縣市張村鄉裴寨社區黨總支書記裴春亮來說,一個厚厚的牛皮紙袋是他前來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最重要的“行李”。(3月3日新華每日電訊)
一個厚厚的牛皮紙袋,之所以成了裴春亮最重要的“行李”,是因為這個紙袋里裝的是他當選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四年來所提建議的回復。他帶著這些資料,目的就是要跟相關部委對對賬,看看他們的承諾有沒有落到實處,回去也好給鄉親們一個交代。
人大代表人民選,人大代表為人民。裴春亮用實際行動證明,人民選他當代表沒有看走眼,他也沒有辜負鄉親們的厚望。而這,無疑給其他人大代表提了個醒:人民選你當代表,必須要做好人民的代言人。否則,連個“傳聲筒”都當不好,又怎能對得起大家的信任。
當選人大代表不止是一份榮譽,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畢竟,人民選舉你出席兩會,可不是讓你去鼓鼓掌的,也不是讓你去散散心的,更不是讓你去看風景的。一個真正的人大代表,就應該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做群眾之所盼。充分利用這次參政議政機會,切實維護好人民的利益,正是人大代表的責任和使命。
眾所周知,一年一度的兩會是代表委員共商國是的平臺。從近幾年的情況看,人民對從嚴治黨有什么新期待,對深化改革有什么新要求,對社會保障有什么新想法等等,都是歷屆兩會重點商討的內容。把人民的意愿帶到兩會上,把人民的訴求傳遞給黨中央,出臺的政策才能契合民意,改革的紅利才能惠及人民。
值得一提的是,人大代表雖有為民代言的權利,但并不意味著就可以想到哪說到哪。要當好人民的傳聲筒,還需在調查研究上下功夫。平時多到基層走一走,多去一線看一看,多跟群眾聊一聊,在調查研究中打撈民意、淘得真金,在廣接地氣中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從而讓建言獻策有理有據,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人民對美好生活到底有哪些向往,這是每一位人大代表都應關注的問題。把人民的呼聲原汁原味帶上去,就能確保我們的奮斗目標不偏離執政為民方向;把政府的回復一五一十說清楚,就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起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