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政府印發《四川省“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兑巹潯访鞔_我省到2020年,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綠色發展方式基本形成,突出環境污染問題基本解決,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控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顯著增強,生態文明建設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美麗四川建設取得新成效。(3月8日 天府早報)
近年來,環境是我們老百姓最關心的民生話題之一。從2013年開始到2017年,我國多地深入霧霾影響,多地的空氣指數爆表,頻頻突破300。拿四川來說,成都、達州、瀘州、德陽、綿陽、樂山許多城市往往達到了重度污染,我們的生活環境面臨著很嚴重的挑戰。在這個時候四川省“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的出爐可謂是振奮人心,使我們老百姓看到了希望,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部門都已經把環境保護與治理納入了領導干部的考核目標中。
當然,要實現2020年的環保目標,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許多工作要做,我們全社會要一起努力才能達到既定目標。還有三年的時間,可謂是時間緊迫而任重。改革開放30多年,我們都以經濟發展為第一要務,而犧牲了環境,這是歷史的欠賬。
放眼世界,許多發達國家曾經也走過我們類似的路,我們要吸取教訓,如果再不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我們改革的成就也就無從談及,我們可能會因為環境而去花更多的精力和成本去保護與治理的。從98洪水到02年沙塵暴再到13年霧霾,老天爺已經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了,我們因此也付出了昂貴的代價。
作為一名四川人,我也感受到了我們身邊環境的惡劣。它多多少少已經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與工作。幾乎每天都要去擦擦家具,有時候都不敢開窗戶,上下班時還得帶口罩,有時因為早上霧霾還會遲到。
成都的機動車保有量已經排到了全國第一,尾氣的排放也需要即刻解決,越來越多的私家車上路,城市道路越來越堵,環境治理難度越來越高,這都需要我們政府有足夠的智慧去解決好這些關于民生的問題。希望我們全社會一起努力,共建一個美麗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