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記者從江蘇省宿遷警方獲悉:5日,宿遷市洋河火車站有三名少年在鐵道中央玩耍,導致從徐州開往南通方向的k8599次列車緊急制動,停車7分鐘。因3人均不滿16周歲,警方對他們進行了批評教育。(3月6日中國新聞網)
曾經在廣州一列地鐵上兩少年玩弄防狼噴霧,致使車上乘客在緊急疏散的過程中發生踩踏事故多人因此受傷;安徽3名中學生用磚頭擊打國道上的過往車輛,導致一名不足百日的嬰兒被擊中死亡;廈門一未成年人十多次將滅火器從小區高空扔下,險些釀成大禍……因為熊孩子的頑皮給公共安全造成威脅的事件不勝枚舉,在本次逼停列車的事件中,司機及時制動才避免了悲劇的發生。
頑皮是小孩子的天性,也正是因為活潑好動才讓他們顯得那么的可愛,但是頑皮不能不要命,更不應該給他人的生命造成威脅。然而熊孩子的“任性行為”緣何屢禁不止?筆者認為安全教育的缺失才是其病灶所在,這種“缺失”并不只是產生于學校或者家庭,而是需要整個社會教育體系共同努力來解決的。
首先學校首當其沖應該為青少年的教育問題負起責任。一個人從幼兒園到大學接觸最多的地方就是學校,從對世界的懵懂無知到成為一個完全的社會人,這個過程中老師們不單需要教會學生文化知識,還需要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三觀”,比如讓們懂得甄別危險,不去做危害自身及他人生命安全的事情。
其次家庭教育不可忽視。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每個孩子在小時候都會把父母當成自己學習的對象,父母說的話自然成了他們心中判斷是非的標準。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很多人為了打拼事業鮮有時間陪伴孩子成長,更有很多農村父母選擇撇下孩子去遠方闖蕩。中國有句老話“再窮不能窮教育”,所以工作再忙也應該規劃出一些時間留給孩子。小孩子從小就知道火不能碰、錢能買東西,假如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讓他知道在鐵路上玩耍的危險性,那么在他心里面肯定會對此產生敬畏之情的。
第三社會管理部門應加強宣傳教育并出臺處罰措施。現實中不光是小孩,甚至成年人也會由于認知的局限性做出一些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情,因此安全教育和嚴格制度兩手抓,是解決此類問題的一劑猛藥。比如可怕的酒駕,馬路上滿眼的標語讓司機們潛意識里就認為不應該酒駕,加上酒駕拘留、醉駕判刑的法律威懾力,是我國近年來治理好酒駕問題的兩大關鍵所在。在治理熊孩子“頑皮行為”的問題上,我們也應該讓他們從日常能接觸到的事物中明白對與錯,另外雖然是未成年人但也應該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承擔適當的責任。
最后社會團體應該承擔起普及本領域安全知識的義務。社會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大團體,學校和社會管理部門只能講一些通識性的安全知識,不可能把所有領域都涵蓋。因此諸如鐵路、公路、電力等社會團體應該主動與其他部門溝通,讓領域內的安全知識走進學校的課堂,走進人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