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省綜治委關于加快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要求,按照“綜治組織牽頭、電信建設維護、公安管理使用、財政分級投入”原則,2008年,吉安縣在全市率先啟動“天網”工程建設。現已初步建成“縱向貫通、橫向集成、覆蓋面廣、實戰性強”的視頻監控防范網,在打擊違法犯罪、處置突發事件、服務人民群眾、維護社會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天網”工程建設概況
“天網”工程建設分四期有序進行,前三期已累計投入資金1132.44萬元,一期于2008年正式啟動,主要包括平安鄉鎮、平安城市和治安卡口建設三部分,初步建成總監控中心1個、分中心4個、縣城監控點50個、鄉鎮監控點90個的“天網”雛形;二期于2011年9月啟動,主要包括新增城區及工業園區50個高清監控點,對學校、醫院、黨政機關、娛樂場所、賓館酒店等社會面監控資源進行完善、改建,按“鄉6個、鎮10個”監控點的要求對鄉鎮進行增補建設,確保縣城監控點達124個、鄉鎮監控點128個,社會資源接入單位25個、接入監控點68個;三期于2014年6月啟動,主要包括新增城區54個高清監控點。
“天網”四期縣綜治委聯合縣公安局、縣財政局、縣城建局、縣城管局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之中,主要包括在縣城新建76個視頻監控點、2個治安卡口,對原有“天網”工程設施進行改造升級,預計還需投入資金483.48萬元。
二、“天網”工程取得的成效
“天網”工程建設以來,總體運行情況較好,達到了預期效果,截至2017年2月,共為辦案單位調閱視頻監控系統4800余次,調取治安卡口系統資料3900余次,提供有價值線索1800余次,利用“天網”工程發揮作用破獲各類案件549起,其中搶劫案18起、搶奪案件37起、詐騙案54起、盜竊案件236起,故意傷害案件21起、交通肇事案件152起、其他案件31起,共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574人;為社會單位和群眾提供服務兩百余次,起到了打擊、震懾犯罪分子、服務人民群眾的良好效果。
典型案例如2010年6月13日,楊某在城關市場附近被兩名騎女式摩托車的男子實施飛車搶奪,就是通過調取“天網”監控資料,在鳳凰假日賓館門口發現涉案車輛,在賓館將5名犯罪嫌疑人抓獲,連帶破獲系列搶奪案5起。2014年萬福鎮3.24盜竊耕牛案,2014年7.11特大盜竊保險柜案,高速服務區盜竊車內財物案,2015年系列以“丟錢、撿錢、分錢”形式盜竊街面行人財物案,2016年初高速公路服務區系列盜竊車內財物案,劉襄發系列盜竊案,“草帽俠”盜竊案等,均是通過調取“天網”監控資料,最終抓獲犯罪嫌疑人。
三、“天網”工程存在的問題
(一)覆蓋面還不夠廣
1、治安卡口太少。目前,我縣僅在進出縣城的四個出入口安裝了監控卡口,在一些縣際交界處、重要交通要道以及城區一些重要道路尚未安裝。
2、監控點分布不夠。按照省“天網”工程建設的要求,城區每200米范圍必須要有一個監控點,實現“天網”視頻監控全覆蓋,縣城城區在“天網”工程四期完成后,連同智慧城市的監控共有監控點250個,尚不能滿足對重要路口、社會面公共場所的重要部位做到全方位監控的要求
3、監控中心建設不足。主要是鄉鎮監控中心觀看范圍窄,只能調閱本轄區視頻監控資料,要調閱其他轄區資料,只能到其他鄉鎮或縣監控中心,影響破案效率。
(二)社會面監控資源接入“天網”積極性不高。由于接入“天網”必須要各單位投資建設并支付接入費,很多單位認為,自建的監控系統同樣能起到加強自身治安防范作用,而接入“天網”后,卻要自身支付數額不小的改造費、接入費,因此缺乏積極性,在推動起來阻力較大。
(三)監控探頭建設標準不高。有的監控探頭尚為標清攝像頭,圖像分辨率低、清晰度不夠,夜間效果更差,雖然加裝了輔助光源,但仍然滿足不了破案需求。社會資源接入方面,各單位自行建設的視頻監控標準不一、參差不齊,圖像效果較“天網”監控要求差距較大,在發揮作用方面,受到較大限制。
(四)管理維護不到位。一是故障解決周期長,受維修力量不足的影響,往往是出現問題不能及時解決,達不到維保要求。二是外部環境對“天網”運行影響較大。如道路改造、城市建設施工可能造成光纖、電纜線路的中斷,監控設備拆除等。供電不穩定也是影響監控點運行的一個重要因素,監控點大都設置在道路旁,用電只能是采用公變或單位、個人接入,存在時常停電、斷電等影響,造成監控探頭不能工作,有少數監控點因長期斷電導致沒有圖像。
一、“天網”工程建設概況
“天網”工程建設分四期有序進行,前三期已累計投入資金1132.44萬元,一期于2008年正式啟動,主要包括平安鄉鎮、平安城市和治安卡口建設三部分,初步建成總監控中心1個、分中心4個、縣城監控點50個、鄉鎮監控點90個的“天網”雛形;二期于2011年9月啟動,主要包括新增城區及工業園區50個高清監控點,對學校、醫院、黨政機關、娛樂場所、賓館酒店等社會面監控資源進行完善、改建,按“鄉6個、鎮10個”監控點的要求對鄉鎮進行增補建設,確保縣城監控點達124個、鄉鎮監控點128個,社會資源接入單位25個、接入監控點68個;三期于2014年6月啟動,主要包括新增城區54個高清監控點。
“天網”四期縣綜治委聯合縣公安局、縣財政局、縣城建局、縣城管局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之中,主要包括在縣城新建76個視頻監控點、2個治安卡口,對原有“天網”工程設施進行改造升級,預計還需投入資金483.48萬元。
二、“天網”工程取得的成效
“天網”工程建設以來,總體運行情況較好,達到了預期效果,截至2017年2月,共為辦案單位調閱視頻監控系統4800余次,調取治安卡口系統資料3900余次,提供有價值線索1800余次,利用“天網”工程發揮作用破獲各類案件549起,其中搶劫案18起、搶奪案件37起、詐騙案54起、盜竊案件236起,故意傷害案件21起、交通肇事案件152起、其他案件31起,共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574人;為社會單位和群眾提供服務兩百余次,起到了打擊、震懾犯罪分子、服務人民群眾的良好效果。
典型案例如2010年6月13日,楊某在城關市場附近被兩名騎女式摩托車的男子實施飛車搶奪,就是通過調取“天網”監控資料,在鳳凰假日賓館門口發現涉案車輛,在賓館將5名犯罪嫌疑人抓獲,連帶破獲系列搶奪案5起。2014年萬福鎮3.24盜竊耕牛案,2014年7.11特大盜竊保險柜案,高速服務區盜竊車內財物案,2015年系列以“丟錢、撿錢、分錢”形式盜竊街面行人財物案,2016年初高速公路服務區系列盜竊車內財物案,劉襄發系列盜竊案,“草帽俠”盜竊案等,均是通過調取“天網”監控資料,最終抓獲犯罪嫌疑人。
三、“天網”工程存在的問題
(一)覆蓋面還不夠廣
1、治安卡口太少。目前,我縣僅在進出縣城的四個出入口安裝了監控卡口,在一些縣際交界處、重要交通要道以及城區一些重要道路尚未安裝。
2、監控點分布不夠。按照省“天網”工程建設的要求,城區每200米范圍必須要有一個監控點,實現“天網”視頻監控全覆蓋,縣城城區在“天網”工程四期完成后,連同智慧城市的監控共有監控點250個,尚不能滿足對重要路口、社會面公共場所的重要部位做到全方位監控的要求
3、監控中心建設不足。主要是鄉鎮監控中心觀看范圍窄,只能調閱本轄區視頻監控資料,要調閱其他轄區資料,只能到其他鄉鎮或縣監控中心,影響破案效率。
(二)社會面監控資源接入“天網”積極性不高。由于接入“天網”必須要各單位投資建設并支付接入費,很多單位認為,自建的監控系統同樣能起到加強自身治安防范作用,而接入“天網”后,卻要自身支付數額不小的改造費、接入費,因此缺乏積極性,在推動起來阻力較大。
(三)監控探頭建設標準不高。有的監控探頭尚為標清攝像頭,圖像分辨率低、清晰度不夠,夜間效果更差,雖然加裝了輔助光源,但仍然滿足不了破案需求。社會資源接入方面,各單位自行建設的視頻監控標準不一、參差不齊,圖像效果較“天網”監控要求差距較大,在發揮作用方面,受到較大限制。
(四)管理維護不到位。一是故障解決周期長,受維修力量不足的影響,往往是出現問題不能及時解決,達不到維保要求。二是外部環境對“天網”運行影響較大。如道路改造、城市建設施工可能造成光纖、電纜線路的中斷,監控設備拆除等。供電不穩定也是影響監控點運行的一個重要因素,監控點大都設置在道路旁,用電只能是采用公變或單位、個人接入,存在時常停電、斷電等影響,造成監控探頭不能工作,有少數監控點因長期斷電導致沒有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