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指出,政治生態是檢驗我們管黨治黨是否有力的重要標尺。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是一項持久的工作。(3月10日人民網)
生態,一般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它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近年,生態一詞被引入到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自然生態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態也要山清水秀。"而要想政治生態山清水秀,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就必須要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抓制度建設,把好用權“方向盤”。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毛主席講過,鐵的紀律和規矩“比孫行者的金箍還厲害”。從嚴治黨首先還是要嚴格用權,嚴格紀律。領導干部的作風關系到黨風政風,個別黨員干部出問題是思想出軌、不守法紀,而政治生態出問題還是因為法紀松弛所致。因此,要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首先要做的就是嚴格紀律,完善黨章及黨內監督條例,完善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機制,讓濫用職權的干部逃不出法律制裁,有力的制度保障才能有效規范作風建設,規行矩步,才能握緊權力的“方向盤”,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抓隊伍建設,系好廉潔“安全帶”。
“為政之要唯在得人”,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在于抓住“關鍵少數”這一主要群體,習近平強調“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從嚴管好各級領導干部”。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作為領導干部,既負有領導責任,也負有示范責任。政治生態的“山清水秀”需要領導干部正好身,帶好頭,努力踐行“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學習教育,帶頭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做到不越紀、不越法、不越規,爭做凈化政治生態的排頭兵!
抓思想建設,拉緊腐敗“手剎車”。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在于狠抓思想建設。不論是普通黨員還是領導干部,都應當“吾日三省吾身”,時刻提醒自己遵守黨紀黨規,堅決抵制“官僚主義”、“濫用權力”、“貪污腐敗”等違法亂紀的行為。作為黨內人員,應當時刻牢記自己的身份,時刻繃緊紀律規矩這根弦,弄清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堅守黨員干部的政治原則和行為準則,拉緊腐敗的“手剎”,守住黨員干部的“底線”!
“己不正,焉能正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不可能一蹴而就,從嚴治黨需要每一個黨員干部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