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兩會日程過半,媒體開放日上,多地書記省長不約而同當起“推銷員”,大力推介當地旅游資源,現場發起邀請希望更多朋友到本省做客。(3月10日,人民網)
在近日的全國兩會期間,各省各地代表團紛紛利用這樣的機會,大力的宣傳自家的旅游發展。在全國兩會上云南省長阮成發現場立下“軍令狀”,表示將出臺云南史上最嚴的治理措施,用一年的時間,從根本上改變云南旅游亂象。海南代表團媒體開放日上,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保銘也向全世界發出邀請:“希望更多中外游客了解海南、來到海南,共享海南優良的生態環境資源。”筆者不禁感嘆,為“省長推銷員”點贊。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在物質需求滿足的當下,對于精神需求的滿足是越來越明顯,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更多的方式來休閑放松,大眾對于旅游的認知也是越來越深入,所以旅游產業已經成為了“香餑餑”。因此,在全國兩會上推銷旅游產業,能夠起到非常好的一種效果,也會“一呼百應”得到其他省份的響應。比如,寧夏以及貴州代表團也是向世界發出了“邀請函”,用他們的誠意向大眾展示,對于旅游亂象的整治,他們是堅決不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俗話說得好,好酒也怕巷子深。旅游業是直面經濟“新常態”的首當其沖者,是創新創業的主體。政府官員為之做好推廣、營銷服務,幫助解決難題,就是幫助當地旅游業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說,服務旅游業就是生產力。不管“叫賣”的是縣委書記、市長還是省長,撇開身份,他們都只是一名為當地產業想招施招的“推銷員”。如今越來越多的官員變身“推銷員”,其實是市場意識的提升,只要能把產品推銷出去,對當地經濟發展有益,能為群眾帶來真金白銀,本身就是一件好事,這是民生情懷的體現,這樣為老百姓著想的官員就值得點贊。
眾所周知,發展旅游業是對地方經濟的鼎力支撐,無論是云南、寧夏還是貴州,他們都是旅游大城市,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云南的麗江遠近馳名、寧夏的“絲綢之路”享譽全球、貴州山清水秀,這些都是需要品牌的打造以及形象的包裝。當前,全國各地大力發展旅游業,但是缺乏正確的地位,導致了不少地方旅游亂象頻生,這給不少的地方政府形象塑造帶來麻煩。筆者認為,省部長當“推銷員”,與其他形式推銷相比,擁有無法比擬的優勢。因為他們是代表黨和政府,具備良好的公信力,能夠有能力、有魄力真正促進當地旅游業健康有序發展。
筆者認為,書記省長爭當“推銷員”,力推各地旅游風景,打造各自的旅游優勢,確實值得點贊。官員當“推銷員”很好地踐行民本思想,體現了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更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延續,不僅能夠提升當地財政收入,還能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讓更多人了解認識,無形中增加競爭力。此次兩會期間,各地代表團成功組團,當起了旅游“推銷員”,讓不少人看到了他們的誠意。筆者希望,在不久在將來,省長變身促銷員、推銷員,不再是一件新鮮事。(作者:梁建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