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兩高”報告里的法治“溫度”

來源: 2017-03-14 15:26:56

 

“兩高報告體現了最高法和最高檢務實嚴謹的作風。”

“面對問題不回避,回應了人民群眾的關切。”

“涉及民生方面的問題取得了很大進步。”……

初春的北京,萬物復蘇、草木吐綠。伴隨著季節的溫暖,迎來了彰顯公平正義的“兩高”報告。昨天,按照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議程安排,各代表團舉行代表小組會議,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

用法律的利劍來懲處不法行為,維護公平正義,這是時代的擔當,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從“兩高”報告中可以發現,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嚴懲各類刑事犯罪、“突出懲治欺壓百姓、胡作非為的‘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犯罪”等,每一個稍顯宏觀的總結背后,其實是一個個鮮活的案例,是對正當權益的呼喚和對公平正義的伸張。而老百姓對法律的信仰、對司法機關的肯定,正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深入人心的。少一些冤假錯案、多一些權益保障,少一些司法障礙、多一些便民服務,法律的正義才更能貼近群眾。

諸多關注民生,都離不開社會的公平正義。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人民群眾對法治中國的向往期待,是祖國法治前進的推動器。用法治維護民生福祉,從中不難感受到法治的力量與溫度,司法為民,彰顯公正在不斷演繹,而影響司法公正的深層次問題能否有效破解,恰是群眾所憂、人心所愿,亦是推進司法改革,用行動回應群眾期盼之努力所在。

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從根本上講就是為了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人民法院必須牢牢把握維護社會大局穩定的基本任務,妥善解決群眾合理合法訴求,正確處理維穩和維權的關系,依法推進社會治理,認真做好涉訴信訪工作,加大司法救助力度,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和“立案難、訴訟難、執行難”等問題,使群眾由衷感到權益受到了公平對待、利益得到了有效維護。

“從兩高報告可以看到最高法、最高檢忠誠履行了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彰顯了公平正義的價值取向,體現了服務大局的應有擔當,踐行了司法為民的莊嚴承諾,我認為兩高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進展、新成績。”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殘聯第六屆主席團副主席王乃坤認為,“這幾年,司法公信力、群眾滿意度和社會認同率不斷提高,這從代表們熱烈的掌聲中能體現出來。”

“國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貴”,加強司法良知和職業道德教育,將司法不公不廉作為最大恥辱,做到對群眾深惡痛絕的事零容忍、對群眾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要信仰法治、堅守法治,把法治精神當作主心骨,在具體案件的審判上,只服從事實,只服從法律,真正做到不偏不倚,不枉不縱,鐵面無私,秉公執法。以自我革新的勇氣彰顯中國法治越加精密的自信和傾力護航“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決心意志,為中國有一個良好的法治生態而奮斗。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司法為民就是要增加人民群眾法律正義的“獲得感”。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在這個生命線背后寫著一個大大的“人”字。于細節中見真作為,也于真作為中透出公仆心。特殊的季節,別樣的期待,在這個溫暖的春天了,“法治”的“溫度”冉冉升起,相信隨著全面依法治國的不斷深入,司法為民主旋律的燃起,必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關關鍵詞: 法治 溫度 報告


相關文章
  • 解放思想奏響法治進行曲

    解放思想奏響法治進行曲

    2017-02-27

  • 法治建設應“內外兼修”

    法治建設應“內外兼修”

    2017-02-28

  • 凝聚巾幗力量,暢談法治追求

    凝聚巾幗力量,暢談法治追求

    2017-03-07

  • 轄區學生參觀法院 零距離感受法治文化

    轄區學生參觀法院 零距離感受法治文化

    2017-03-22

  • 法治夢想矢不渝   巧思舌戰揚青春

    法治夢想矢不渝 巧思舌戰揚青春

    2017-04-28

用戶登錄

注冊會員享受:超低價格發稿       忘記密碼



Copyright © 2013-2019  財通社軟文推廣平臺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版權申明     聯系我們:
562 6623@qq.com

客服QQ:562 6623 

  聯系郵箱:29 59 11 57 8 @qq.com 豫ICP備20005723號-1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