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在陜西團,安康代表說起2014年春節前夕,李克強前往安康市旬陽縣小河鎮金坡村,看望貧困戶和農村留守兒童一事。當時的留守兒童楊康在電話中告訴父親“俺家來了大人物”,還特意用了陜西口音,全場都笑了。李克強高興地說:“我記得,小女孩很可愛。其實,老百姓是天,人民群眾是我們心中的大人物。”(3月12日,中國日報網)
“人民群眾是我們心中的大人物”,一句話說的人心里熱乎乎的。“其實,老百姓是天,人民群眾是我們心中的大人物。”這一句簡單的話語,含義卻并不簡單,這是一堂生動的為官從政課。此次,總理的“大人物”觀念,再次把他的民生態度和民本情懷一覽無余地展示在世人面前,體現了新一代領導集體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和當代共產黨人大公無私、甘于奉獻的精神。筆者不禁感嘆,“群眾是大人物”是為官自覺。
中國共產黨來自于人民、根植人民、服務人民。但是一直以來,在老百姓的心中都有“官重民輕”的思想,因為才會有官員是“大人物”的說法,也才有民不與官斗的想法,說到底還是民本位的思維缺乏。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是黨的宗旨,也是官員應該恪守的職責。在此,總理為我們作出了光輝的榜樣。總理口中的“大人物”,體現了總理始終踐行著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憂民之所憂,不遺余力、殫精竭慮地為民謀利益,體現的是黨和國家對人民群眾的重視與關懷。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自古以來,這個道理我們時刻被提醒必須牢記,任何時候都不能忘卻。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記了人民,脫離了人民,我們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一事無成。作為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己任的官員來說,必須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接受人民群眾批評和監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腦中常謀富民之策,才能永遠贏得人民群眾信任和擁護,使我們的事業始終擁有不竭的力量源泉。每一位兩點干部只有做到了憂民所憂,思民所思,把老百姓當天,人民群眾當成大人物,與民同呼吸、共命運,就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與愛戴,就能戰勝前進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歷史雄辯的證明,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老百姓才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穩固了,國家也就安穩了。筆者認為,“人民群眾是大人物”表明的是總理從政的心態,“人民群眾是大人物”彰顯了總理的民生情懷,著實令人感動,對我們各級黨員干部有著潛移默化的啟迪和導航作用。我們要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才是每一名領導干部的終極使命,才是每一名領導干部的為官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