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所作政府工作報告贏得代表委員和國內外輿論普遍贊譽。而另一份充分體現總理關切的“國家賬本”也獲得了眾多點贊。
這份“國家賬本”就是財政部提請全國人大審查的《關于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這份“國家賬本”通過“三公”經費零增長、減稅降費力度增大、財政支出進一步向民生傾斜等實實在在的數據向人民訴說黨和政府一心為民的決心,這是為民服務最真情的告白。
“國家賬本”通過兩減一增向人民告白了什么?筆者透過抽絲剝繭將其歸納為“三個一”的表白。
一份決心。李克強曾提出“約法三章”,即“三公”經費只減不增,多年數據表明,中央 “三公”預算經費連續下降。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要求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壓減一般性支出。這個信息就是向人民表明中央反腐的決心,在“四風”整治上的堅持,勢必要至上而下打造廉潔、勤儉政府。
一個承諾。無論是“三公”經費,還是稅收,都是來自于民的,就應用之于民。政府開支通過自我瘦身,能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市場;政府通過“減稅降費”為企業減負。政府以 “一張一弛”、 “一松一緊”給企業、市場以信心,這是對人民的一個承諾。
一種擔當。這在“國家賬本”中得到了充分體現,無論是“三公”節用,企業減負還是財政支出向民生傾斜,其最核心的就是“裕民”。2017年財政預算25萬億元支出的最大亮點和重點都是老百姓最關心的民生問題,教育、社保和醫衛毫無懸念地繼續位列前三。“為政之道,民生為本”這是一種擔當。
這本“國家賬本”以治腐的決心、振興市場的承諾和裕民的擔當向人民做了最真情的告白——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