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誤認為睡覺時間越長越好,實際上并非如此。睡眠時間應保持一定的長度,太長或太短都不好。嬰兒期的睡眠時間最長,新生兒每天要睡18個小時到20個小時;隨著年齡的增長,睡眠時間逐漸減少,小學生10個小時睡眠為宜;進入青春期的學生睡眠時間會縮短到9小時,直到接近成年人7、8個小時的睡眠量。所以,孩子睡懶覺并不是因為他們懶惰,而是與他們的生理發育有一定關系。
睡眠與健康息息相關。睡眠具有促進少年兒童生長發育的作用,可以幫助孩子增長身高。這是因為人在熟睡后,下丘腦分泌生長激素,它能促進骨骼生長發育。一般在晚上10時至凌晨2時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如果孩子睡得太晚勢必會影響兒童“長個子”。所以,孩子要養成早睡的好習慣。
長期睡眠不足,使得孩子的腦細胞損傷,腦功能下降,學習成績難以提高,這些都是顯性傷害,缺乏睡眠對孩子心理上造成的隱性傷害同樣不容忽視。睡得不好,孩子情緒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性格會變得急躁,反應遲鈍,對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對學習會產生抵觸和厭惡情緒。家長可以對晚睡的孩子進行一定的干預,幫助他們合理安排自己一天的時間,不要讓他們總是挑燈“磨洋工”。
如果孩子白天感到昏昏欲睡,乏力;一躺下(5分鐘以內)就進入夢鄉,這都表明睡眠不足,嚴重缺覺。
要為孩子營造適宜的睡眠環境,防止室內的噪音和光線,保持合適的溫度和濕度,床墊不應過硬、被褥薄厚適中。
晚飯不宜吃得太飽,但也不能太少,睡前避免劇烈的體力活動和過度的腦力活動。可以做一些輕微的運動如散步。喝杯熱牛奶也非常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
提高睡眠質量的口訣:睡眠定時又定量,除了睡覺不上床,運動輕微不過量,太陽下山要安詳,睡前把腳燙一燙,三餐宵夜要適當,肌肉放松加冥想,枕頭棉被溫柔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