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鐵路部門將對全國鐵路列車運行圖進行調整,為此,4月14日及以后始發的列車車票定于3月21日開始發售。(中國網3月20日)
近些年,鐵路部門都對鐵路運行圖進行了調整,特別是直至去年5月份對鐵路運行圖做了近10年來最大范圍的調整。今年,在鐵路行業第一個標準化發展規劃——《鐵路標準化“十三五”發展規劃》正式發布后,鐵路也即將進行近乎年年都有的調圖。不難看出,鐵路調圖已經出現一種常態化的趨勢,而這種常態化調整所欲蘊含的恰恰是一種求進的發展思維,它既關乎國計民生,又表現著鐵路轉型后自身改革發展的切身問題。
鐵路作為交通運輸體系的主干,在我國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今年要完成鐵路建設投資8000億元,高速鐵路投產里程超過1900公里,要繼續加強軌道交通重大項目建設。這充分說明了鐵路在發展的道路上任重道遠。特別是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推進,中國鐵路擁有了廣闊的發展空間,理應跟上步伐,快速發展。
同時,鐵路作為當下老百姓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極大方便了老百姓的出行,極大的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別是高鐵動車組自問世以來,已經成為扮演人們出行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從滿足老百姓出行需求的角度來說,不斷調整運行圖就是在不斷跟進服務發展。由此及彼,我們可以看到鐵路自改革以來,放下了身段,漸漸轉身,不斷推出各種優質服務舉措,在如何更好服大眾旅客出行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面對即將來臨的調圖,其實,我們可以不必過多強調鐵路部門的努力,也不必過多解讀。簡單的理解,不斷的調整是不斷適應新發展的需要,積極求進的發展思維是值得肯定的。相信調圖之后,乘坐火車出行會更便捷、生活也會越來越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