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重慶整車進口口岸,工作人員在吊運平行進口汽車集裝箱。當日,又一列中歐(重慶)班列回到重慶,搭載的53臺平行進口汽車,其中兩臺賓利添越轎車為重慶汽車口岸新增的進口品牌,每臺市值400余萬元。至此,中歐(重慶)班列開行6年后成功突破1000列,成為我國首個突破千列的中歐班列。(3月24日重慶日報)
中歐班列作為貫穿歐亞大陸的陸上快速通道,不僅事關國家安全戰略,而且充當著連系“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的橋梁和紐帶。數據統計,中歐班列開行總數累計超過2000列,部分線路已實現每天發車的常態化運行。更重要的是,貨源范圍也在日益擴大,目前中歐班列運輸貨物品類已由開行初期的手機、計算機等產品擴大到衣服鞋帽、糧食、機械設備等。同時,輻射范圍也從中西部擴大至全國乃至亞洲部分地區。
雖然中歐班列運營得到了快速發展,但國內也出現市場運營不規范、惡性競爭貨源加劇等問題,削弱了中歐班列運營的影響力。由于貨源不足,各地紛紛采取財政補貼爭搶貨源,造成相互壓價的亂象。解決中歐班列的惡性競爭,需要整合資源、科學統籌,強化市場主導和運營管理,但最根本的是解決貨源供給不足的問題。
市場競爭并不意味著就是“你死我活”、“有你沒我”。產品要擴大市場份額和占有率,也不一定非要從競爭者中奪取市場資源。我們可以在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同時,開發出新的市場。讓各班列輻射的范圍內貨源越來越充實,從而走上良性競爭。重慶、遼寧、浙江等省市已經通過大力發展多式聯運,創造了新的貨源供給。
中國市場很大,全球市場更大,任何一趟班列都難以獨占全部份額。因此,各家應理性認識市場競爭的本質,多用一點包容和合作的精神去看待競爭對手,形成“你追我趕、互相超越”的競爭格局,共同把市場做大,共享廣闊的市場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