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曾:干部要正確看待“組織約談”

來源: 2017-04-19 14:38:02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組織找談話。”近年來,隨著黨組織約談次數不斷增多,多數干部能正確對待,但在個別干部口中卻也出現了這樣的調侃,雖是一句玩笑,卻也透出對組織約談的抵觸情緒。(4月18日,人民網)

近年來,黨組織約談個人的情況日益普遍,一些干部被組織找去談話,習慣于把組織的任前談話當成是機會,說優點、講特長,侃侃而談。然而,一些干部對以“問題導向”的組織約談卻唯恐避之不及,對誡勉式的約談看成是找茬,只要被約談,心里頭就覺得別扭,覺得面子上很過不去,狹隘地認為被約談很“憋屈”,自己是不是被“誣陷”了。筆者不禁感嘆,干部要正確看待“組織約談”。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約談總是有辣言辣語,往往被一些人誤以為是“找茬”,實則“紅臉出汗”的話語背后是對干部的厚愛。“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是我黨堅持的一貫方針。通過約談,及時了解掌握干部的思想動態、作風狀況、工作狀態,更能及時對“問題干部”拉拉袖子、咬咬耳朵,使其在紅臉出汗警醒中,吸取教訓,不再犯類似錯誤。這體現的既是一種嚴管,但與此同時,這種約談重在治病救人,更體現的是一種厚愛。

其實,對黨員干部經常性地開展約談,是從嚴監督管理關口向前推移的重要體現,也是關心愛護干部的具體舉措。組織絕不會冤枉一個好干部,也不會放過一個“問題干部”。既然是約談,基本上是發現了苗頭性問題甚至違紀違法線索,特別是遇到一些傾向性苗頭性問題,是組織對干部的關心關愛,作為被約談者,理應把這種約談當作一種警鐘和鞭策。比如,對于確實有違紀違規方面的問題,只要主動講清,甚至主動說清組織未掌握的違紀事實、主動上交違紀所得、并且主動作出深刻檢討的,按照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則是可以從輕處理的。

筆者認為,在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下,組織約談是對黨員干部的關心和愛護。試問,一個心地坦蕩的干部,有必要擔心組織的談話么?心里有鬼,才會怕約談。其實,可能有些干部心里“想不通”,甚至有的干部認為組織上是不是“小題大做”了,“沒有多大點事兒”都被組織約談,似乎在面子上過不去一樣。有這些心態和想法,似乎也比較正常,往往也能被理解,但是必須打消這些思想顧慮,轉變這些不正確的思想認識。當然,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干部犯點兒錯誤是難免的,問題是怎么正視錯誤,怎么對待組織的約談。

約談,說明組織沒有嫌棄,更沒有拋棄,有的干部不正確看待約談,不肯將存在問題暴露在組織面前,這是一種“鴕鳥心理”,不僅保護不了自己,反而會毀了自己。嚴是愛,寬是害,約談并非是要“摘官帽”,相反,約談是為了干部更好地“戴穩官帽”,當“小問題”出現之時的及時矯正,才能不至于釀成不可挽救的大錯。因此,在推進干部約談常態化制度化的同時,既要高懸懲治貪腐利劍,又要注重通過組織約談,把監督管理關口前移,把約談提醒節點前移,切實把警示教育干部落實落地,真正讓干部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厚愛。(作者:梁建曾)

 

相關關鍵詞: 干部 梁建曾


相關文章
  • 援疆干部捐資助學 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援疆干部捐資助學 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2017-02-17

  • 高級干部拒腐防變應內外用力

    高級干部拒腐防變應內外用力

    2017-02-20

  • 紀檢監察干部要切實增強自身素質

    紀檢監察干部要切實增強自身素質

    2017-02-21

  • 塔什庫爾干縣人民法院 深入落實“兩個責任” 推進干部約談常態化

    塔什庫爾干縣人民法院 深入落實“兩個責任” 推進干部約談常態化

    2017-02-21

  • 提待遇明責任 讓鄉鎮干部服下“定心丸”

    提待遇明責任 讓鄉鎮干部服下“定心丸”

    2017-02-22

用戶登錄

注冊會員享受:超低價格發稿       忘記密碼



Copyright © 2013-2019  財通社軟文推廣平臺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版權申明     聯系我們:
562 6623@qq.com

客服QQ:562 6623 

  聯系郵箱:29 59 11 57 8 @qq.com 豫ICP備20005723號-1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