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能進能出”擠掉人大代表的“水分”

來源: 2017-04-28 14:28:11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姝)全國人大官網4月27日發布的《關于個別代表的代表資格的報告》顯示,因涉嫌嚴重違紀或嚴重違紀,6名官員的全國人大代表資格被終止。(新浪網4月27日)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群眾參與治國理政,這是實現民主的重要途徑,從從鄉鎮人大代表到全國人大代表,每一個人大代表都是人民按照程序選舉出來的,可以說每一位人大代表就是廣大群眾思想集中的體現,他們為群眾發聲,為群眾謀福祉,是我國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既是代表群眾,就應該是群眾意志的集中體現,反觀一些人大代表,貪污腐敗、欺上瞞下、欺壓百姓,干出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這顯然與百姓的初衷背道而馳,歸根到底是因為有一些代表不愿承擔責任,忘了自身使命;還有些代表是腐化掉了,“拿著雞毛當令箭”大搞權力尋租。這些做法屢讓“人大代表”陷入輿論危機,損害了“人大代表”的名譽與公信力。

改革進入深水區,人大代表代表群眾發聲顯得尤為重要,人大代表按程序產生,并且擁有五年的任期,在其任期內人大代表個人可能出問題,但是監管部門不能“打瞌睡”。在人大代表的任期內,管理好人大代表是保持人大代表“代表性”的保障。

人大代表問題頻出,在不斷刺激公眾神經的同時也倒逼對人大代表的監管,而監管部門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人大選舉的程序進一步嚴格,要求進一步明確,但對人大代表在任期之間的監管仍然欠缺,缺少人大代表有效的進出機制。盡管“人大代表”是一個譽稱,也具有一定的權利,但是,人大代表的本質是“責任”與“義務”,代表人民群眾參政議政的責任,表達人民群眾訴求的義務,人民的訴求能否得到解決,人民的生活能否得到改善,則要看人大代表是否盡職盡責。

如果人大代表存在問題,勢必會阻礙人民合理訴求的表達,從而導致社會矛盾的增加,所以,擠掉人大代表的“水分”已經迫在眉睫,干部“能上能下”倒是給人大代表管理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范本”,干部可以“能上能下”,人大代表為何就不能“能進能出”呢?6名官員被終止人大代表資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人大代表“能進能出”,在法律的框架內,對人大代表實行動態管理,擠掉人大代表隊伍中可能存在的“水分”。“出”是為了保持人大代表的純潔性與代表性,“進”是為了保持人大代表的廣泛性與先進性。一方面是對人民群眾負責,讓“人大代表”身份不再是某些人的“護身符”,剔除人大代表隊伍中的“非代表”,從而保持“人大代表”的純潔性與代表性;另一方面也是對人大代表的關心愛護,給人大代表頭上戴上“緊箍”,讓其自覺遵紀守法,避免被腐化掉,從而充分的發揮人大代表的作用。

 

相關關鍵詞: 人大代表 水分


相關文章
  • 科學理應成為人大代表提案活的精髓

    科學理應成為人大代表提案活的精髓

    2017-03-13

  • 一位人大代表和檢察官的情懷

    一位人大代表和檢察官的情懷

    2017-03-22

用戶登錄

注冊會員享受:超低價格發稿       忘記密碼



Copyright © 2013-2019  財通社軟文推廣平臺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版權申明     聯系我們:
562 6623@qq.com

客服QQ:562 6623 

  聯系郵箱:29 59 11 57 8 @qq.com 豫ICP備20005723號-1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