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青年網報道,4月28日,山西品牌中華行——鐵路站車行活動在太原南站正式啟動,1500種山西“老字號”、名優特產品進站上車,為全國來晉旅客呈上山西最好的土特產品。旅客在太原火車南站和開往熱門地區的10趟列車上,分享到山西品牌“盛宴”。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這個注重包裝和宣傳的時代里,再好的品牌沒有一個好的宣傳平臺也無法做得更大做得更好。鐵路作為一個流通性強、覆蓋面廣、知名度高的老牌國企,具有一個優秀宣傳推廣平臺所具備的條件,依靠鐵路這一載體,能夠非常有力的宣傳展示中華品牌,也是鐵路部門為提升中華品牌美譽度,推動經濟發展所作出的一項積極努力。
山西省商務廳廳長孫躍進指出,山西品牌中華行首次進站上車,目的就是利用鐵路網絡覆蓋范圍廣、流動性強、窗口效應好的特點,按照“有特色、有聲勢、有影響、有效果”的總體設想,使鐵路、火車站、火車成為山西名優產品的體驗銷售平臺、品牌企業的展示宣傳平臺,讓更多的人感受山西文化、走進山西品牌、愛上山西特產。太原鐵路局開拓創新,主動承擔服務山西經濟發展、服務政府企業的責任,通過積極搭建鐵路平臺,把1500種山西“老字號”、名優特產品向社會推薦,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太原鐵路局為鐵路多元化經營、混合制經濟改革都提供了新的思路,不僅將當地的品牌帶向全國,也將鐵路地方共同發展經營開辟了新的道路。多元化經營將使鐵路部門增大產品大類和品種,跨行業生產經營多種多樣的產品或業務,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范圍和市場范圍,充分發揮企業特長,充分利用企業的各種資源,提高經營效益,保證企業的長期生存與發展。
"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我國國有企業長期缺乏活力的最根本原因,是企業既無外在市場約束,又對內不負盈虧責任,產權不清,權責不明。要使國有企業走出困境,只有改變現有的經營機制,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將其改造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市場競爭主體。因此,企業既不存在有效的外在硬預算約束,也缺乏競爭生成的內在激勵機制。多元化經營、混合制經濟改革恰恰可以解決這種內在問題,讓企業充分與市場接軌,讓鐵路等老牌國企更加優化的改革,更加充滿活力與競爭力。
山西品牌中華行——鐵路站車行活動,為名優品牌進入鐵路銷售系統提供了可能,是地方與鐵路“強強聯合”共贏之作,將我們的中華老字號發揚光大,也是鐵路多元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的有益探索,讓鐵路的服務更加多元化,人性化。山西品牌中華行,讓我們的老字號走遍大江南北,讓鐵路的服務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