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選擇一種方式丈量地球,那鐵路里程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之一。工業革命以來,火車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然而時至今日,不是每一個國度都有列車帶來的繁榮和昌盛,我們的世界也遠未實現彼此相連。(6月5日人民日報)
經濟要發展,交通需先行。任何一個地方,小到一個村莊、大到一個國家,富裕和繁榮都離不開便捷的交通,而鐵路則是交通運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鐵路的發展,對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品質能夠發揮重要正面影響,起到關鍵支撐作用。十幾年來,中國鐵路經歷了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的過程。從無到有,從追趕到引領,如今的中國鐵路不可同日而語,漸漸在世界上樹起了“中國標準”。
截至2016年底,中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2.4萬公里,高速鐵路里程突破2.2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位。中國鐵路,不僅已經成網運行,而且具有適應風沙、高寒、高熱、雨雪等多種環境的豐富運營經驗,能夠針對項目國需求提供包括投融資、建設、運營、綜合開發在內的一攬子解決方案,不僅代表了中國最高水平,也反映了世界超高水準。在“一帶一路”大框架下,中國鐵路“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中國鐵路的版圖也已經擴展到了亞、歐、非、美等五大洲數十個國家。從蒙內鐵路到中巴鐵路,從雅萬高鐵到兩洋鐵路,中國制造的鐵路正在跨越高山和大洋,向世界繼續延伸它的長度。
而作為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走向世界的“亮麗名片”,中國鐵路也已實現了從單一的“產品輸出”向“產品、服務、技術、管理和資本”的全產業鏈輸出和區域產業布局。蒙內鐵路、雅萬高鐵正是這樣一本教科書,不僅極大地改善了項目國的交通狀況,進一步帶動了沿線產業的開發與發展,同時也為中國鐵路的全產業輸出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讓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得到提升,收獲更多的信任與友誼。無疑,中國鐵路“走出去”的步伐更快更穩健,結果是多方共贏的。
中國在取得亮麗經濟成長的同時,一直不吝于和周邊國家分享發展成果,還主動邀約周邊國家搭乘發展便車,彰顯大國風范。貫通中國只是第一步,中國目標是要通過鐵路,聯通世界,把世界連接成為一個緊密的整體。正如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演講中所說:“這是設施聯通不斷加強的4年。”而這一趨勢,不管是在中國還是世界,在未來還將繼續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