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李江瑞
就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省政府辦公廳近日發布了實施意見。具有優良信用記錄的個人、連續三年以上無不良信用記錄的行政相對人,在辦理行政許可過程中將享有便利服務。而成年學生若考試舞弊、學術造假、不履行助學貸款還款承諾、偽造就業材料等,將記入個人信用檔案。
【鼓勵】
信用優良的個人 今后會享有更多便利
對失信個人如何懲戒,人們普遍有所耳聞,但信用良好的個人能得到哪些激勵?近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加強個人誠信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各級政府要制定出臺守信激勵政策措施,對具有優良信用記錄的個人,在教育、就業、創業、文化、社會保障等領域給予優先支持或重點支持。
其中,在辦理行政許可過程中,對具有優良信用記錄的個人,對連續三年以上無不良信用記錄的行政相對人,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法采取“綠色通道”和“容缺受理”等便利服務措施。
在實施財政性資金項目安排、招商引資配套政策和有關公共資源交易活動中,對以具有優良信用記錄的個人為法定代表人的誠信市場主體,我省鼓勵依法優先予以支持或采取信用加分等措施。
【措施】
交通違法不處理 信用會被“重點照顧”
此次出臺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我省將惡意逃廢債務、非法集資、電信詐騙、網絡欺詐、交通違法、不依法誠信納稅等嚴重失信個人,列為重點監管對象,依法依規采取行政性約束和懲戒措施。
在對失信企事業單位進行聯合懲戒的同時,依照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對相關責任人員采取相應的聯合懲戒措施,將聯合懲戒措施落實到人。
我省鼓勵將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和個人征信機構采集的個人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產生的嚴重失信記錄,推送至河南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作為實施信用懲戒措施的參考。
【關注】
18歲以上成年學生 將建立健全誠信檔案
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實施意見中特別提到了校園誠信教育,鼓勵高校開設社會信用領域相關課程,支持有條件的高校開設信用管理相關專業,擴大招錄規模。
據了解,我省將推動學校加強信用管理,建立健全18歲以上成年學生誠信檔案,推動將學生個人誠信情況作為升學、畢業、鑒定推薦、評先評優、獎學金發放等環節的重要參考因素。
同時,學校要針對考試舞弊、學術造假、不履行助學貸款還款承諾、偽造就業材料等不誠信行為開展教育,并依法依規將相關信息記入個人信用檔案。建立完善教師、學生信用評價制度,將信用評價與助學貸款申請、學歷學位授予、職稱職務晉升、崗位聘用、科研項目申報等掛鉤。
【說明】
出現失信行為 信用如何修復
實施意見中提到,我省探索通過事后主動履約、申請延期、自主解釋等方式減少失信損失,對在規定期限內糾正失信行為的,不再作為聯合懲戒對象。
對已悔過改正舊有輕微失信行為的未成年人,予以適當保護。
同時,我省試行信用修復管理,暢通信用修復渠道,豐富信用修復方式,通過按時履約、志愿服務、慈善捐助等社會公益服務形式,修復個人信用。
【責任編輯:張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