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園博園目前全面進入精裝修、布展等階段
河南商報記者 宋曉珊/文 王春勝/圖
八年申辦,一年多籌辦,“國際鄭”終于贏得園博會的青睞。
9月26日,第十一屆中國(鄭州)國際園林博覽會(下簡稱鄭州園博會)擬定開幕,會期八個月,這也是“國際鄭”舉辦的一次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國際性盛會。
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簡稱園博會)兩年一屆,由住建部、承辦城市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園博會至今已經舉辦十屆,分別在大連、南京、上海、廣州、深圳、廈門、重慶、北京、武漢等城市舉辦。
此次在鄭州舉辦,國際參展城市數量創了歷屆之最。
【驚喜】
鄭州園博園芳容初顯
7月6日,園博園第一次面向媒體一展芳容。
鄭州園博園會展園區按照“一園三區”進行規劃建設,即:園博園主展區(園博園A區)、雙鶴湖中央公園(園博園B區)、苑陵故城遺址公園(園博園C區),三個園區差異化定位,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開園,三區總面積6180畝。
此次鄭州園博會吸引了國內重要城市、代表性園林城市全部參展,其中,園博園規劃建設室外展園94個,包含港澳臺3個、國內城市71個、國外城市18個、國際設計師園2個。
園博會開展期間,將舉辦盆景、插花藝術、園林科技、園林文化等多項展覽,還有文化活動展演、花車巡游、豫劇表演、元宵節燈展等眾多節慶活動。
【看點 】
各具特色的建筑可勁兒逛
園內九座車行、人行橋分別為:冀州橋、兗州橋、青州橋、徐州橋、揚州橋、荊州橋、豫州橋、梁州橋、雍州橋,將園區主湖命名為“同心湖” ,取自《尚書·禹貢》中的“九州”。
園博園A區規劃設計以我國古典傳統園林典范“艮岳”的山水格局為藍本,建筑場館各具特色。
園內最高的樓閣為軒轅閣,在此可俯瞰整個園區,它突出黃帝文化主題,以宋式風格建筑為特色,表達華夏同宗同源、一脈同心的文化內涵。
主展館為華夏館,從外觀看是一個由鋼筋水泥打造的破土而出的種子。通過對傳統中國“宇”的組合重構,凸顯中國建筑如翚斯飛的傳統文化精神。
兒童館,首次出現在園博園中,主要為兒童參與式活動與科普體驗館。
豫園,結合優美的山水園林環境塑造,營造詩經園、李誡堂、百姓書院等多個景點。
華盛軒,臨水而建,取“飛宇”之勢,凌空之美,是極佳的觀景平臺。
民俗文化園,以中原傳統民居院落空間形態為原型,旨在喚起人們對故鄉故土的回憶。
新港花街,以花為主題,設計有荷蘭小鎮之風情的多彩木屋花店,集花卉展示、交易以及與花相關的休閑、餐飲等于一體。
【看點 】
DIY 品小吃 賞民俗
鄭州園博會突出“文化園博、百姓園博、海綿園博、智慧園博”四個特色。
文化園博,主要指深度挖掘中原地區的軒轅文化、禪宗文化、北宋文化、秦漢文化等。
百姓園博,想通過建一座園,改變一座城。比方說規劃有陽臺花園,大家可以在這里參與DIY學習花園打造,然后再把園博園里的美景“搬”回家。另外還設計了感官花園,讓殘障人士,通過聽、聞來感受園博園之美。在民俗文化園集合河南各地風味特色小吃、民俗工藝等。
海綿園博,把海綿城市的概念搬進了園博園,比如說園內采用漏水磚設計,讓雨水可以重復利用。
智慧園博,進園之前,通過網站、手機APP、微信公眾號掃二維碼,就可以了解各城市展園,以及園內各類植物情況。還能依據游客個人需求提前規劃定制游覽路線,包括哪里買票、幾點進園、哪個場館人少、在哪里用餐、哪里方便用衛生間等都一目了然。
【開放時間】
9月底建成開園 將成4A級景區
園博園建設指揮處負責人介紹,鄭州園博園自2016年3月18日正式開工建設,當前所有建筑場館主體施工、簡裝工作已經結束,已全面進入精裝修、展陳布展和設備安裝調試階段。
預計8月份試運營,9月底建成開園。試運行階段將采取定向邀請參觀、不完全對外開放的形式進行壓力測試,預計有數萬鄭州人可提前免費參觀鄭州園博園。
據了解,除了在展會期間打造獨具特色的鄭州園博文化名片,展會后園博園將成為4A級旅游景區永久保留,成為鄭州新的城市名片,成為各地游客參觀游覽鄭州市和航空港實驗區的重要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