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河南的工業發展如何?7月31日,河南商報記者從省統計局獲悉,今年1~6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2.9%,其中,全省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26.7%。國企利潤為什么增長這么多?專家的解讀或許能解開我們的疑惑。 河南商報記者 吳軍
【行業】
30個行業利潤增長
今年1~6月,全省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0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6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個行業由同期虧損轉為盈利,兩個行業虧損額同比減少,1個行業虧損額同比增加。
解讀:省統計局往日數據顯示,2016年1~6月,全省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7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9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個行業由同期盈利轉為虧損,2個行業虧損額同比增加。
省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張富祿說,今年和去年兩組數據一對比,就會發現,工業形勢確實正在好轉。
這有兩個宏觀方面的原因:一個是智能制造、新技術革命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一個是國家提倡的“雙創”讓企業開始創新管理,讓企業明顯提質增效。
“還有一個微觀方面的原因,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張富祿說,宏觀方面的兩個原因給企業帶來的是長期影響,微觀原因給企業帶來的是短期影響。
【國企】
國有企業利潤增長8倍多
7月31日,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以下簡稱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659.72億元,同比增長12.9%,增速同比加快7.7個百分點。
其中,1~6月,全省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06.29億元,同比增長826.7%;集體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5.73億元,同比增長1.8%;非公有制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427.70億元,同比增長9.3%。
解讀:查詢數據發現,2016年1~6月,全省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89億元,同比下降67.6%。國企的利潤同比增長826.7%,為什么增長這么多?
對此,張富祿稱,這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這和國有企業在行業的分布有關。我省的國企大部分都在煤炭和鋼鐵行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煤炭銷售價格開始上漲,市場回暖明顯。而今年的數據則顯示,上半年“三煤一鋼”(平煤神馬、鄭煤、省煤化和安鋼)全部實現了盈利。
其次,國有企業利潤增長也說明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見成效。
再次,說明省政府今年繼續深化的國企改革產生了正面影響。
【水電氣】
利潤下降近五成
1~6月,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38.36億元,同比下降49.5%。
解讀:張富祿說,分析經濟數據,不能就某一個數據單獨分析,要把一組數據放在一起才會看到效果。今年上半年,水電氣企業利潤下降,其實從去年就開始了。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6年1~6月,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實現利潤總額74.07億元,同比下降7.2%。
“電力、熱力,其實和煤炭價格是一個蹺蹺板的關系。”張富祿說,當煤炭價格上漲時,煤企是高興的,但對于電力企業和熱力企業來說,則是成本大幅攀升,所以,利潤自然下滑。
【微觀】
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縮短
1~6月,全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6.69%,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7.7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23.6天。
解讀: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7.7天,這個時間是長還是短?正如張富祿所說,從數據對比才能看出門道。
2016年1~6月,全省工業企業產成品存貨周轉天數8.5天,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23.1天。
兩相對比發現,今年的產成品周轉天數在縮短。張富祿說,如果說前面幾個數據都比較宏觀的話,那么,這組微觀數據則從銷售方面佐證了經濟形勢在好轉。
“東西好賣了,在倉庫保存的天數明顯減少,貨款回收及時,流動資金多了,說明經濟確實在好轉。”張富祿說,這和他在縣市的調研基本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