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剛(左)和李宏廣在骨髓捐獻的病房里結交
核心提示丨機緣巧合,河南大愛溫暖爆發。8月2日,來自河南焦作、周口、鄭州的三位志愿者李宏廣、許志剛、程富賓,同一天捐獻造血干細胞,分別挽救在鄭州、上海和四川住院治療的患者的生命,成為我省第631例、第632例、第633例非血緣關系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身為家中頂梁柱,又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份子,為了卻捐獻“生命種子”救人的心愿,3位河南好人念叨同一句話:啥都沒有救人要緊!
來獻愛心也被愛心溫暖,他來忙捐獻有人幫賣瓜
“患者病情危急,不能等,咱家西瓜爛地里也無所謂,我得先去救人!”幾天前,準備到鄭州為捐獻造血干細胞做準備的許志剛,對年近七旬的老父親說。
今年,他們家里的6畝地全種了西瓜,眼下西瓜熟了,眼瞅著周圍的鄉親們都忙著把瓜拉出去賣,老人不免心急,見許志剛要到鄭州為捐獻救人的事忙活,老人甚至打算自己開農用拖拉機拉瓜去賣。
44歲的許志剛是周口太康縣清集鎮一名鄉鎮基層工作人員,他是家里的頂梁柱,家中6畝地也主要靠他出力干活。當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與農忙時間沖突,他一再告訴家人:救人要緊!
許志剛2014年6月加入中華骨髓庫,今年4月25日,得知自己與上海一名患者配型相合,他感覺像中了大獎,“能救人一命,機會難得,捐!”因為家中有一個孩子身體殘疾,需要專人照料,他深知家人患病的痛苦,也知道挽救患者的生命,也是挽救一個家庭。
“許志剛是清集鎮第一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出發來鄭州前,鎮上為他開了歡送會,考慮到他家里的實際困難,讓他安心捐獻,家里的困難大家會幫忙解決。”清集鎮宣傳委員、副鎮長封中偉說,8月1日,該鎮黨委書記吳文靜、鎮長許世杰到許志剛家中慰問,還組織志愿者和鄉村干部到他家地里幫忙摘西瓜,再拉到西瓜市場賣……
得知家里賣西瓜的事兒有大家幫忙,許志剛也被溫暖著。昨天一大早,他早早趕到省腫瘤醫院注射最后一針動員劑,希望盡早完成捐獻回家,也希望盡早幫患者擺脫疾病折磨,“能有機會救人一命,是我一生中最自豪的事”。
捐獻背后都有溫暖故事,能捐獻是他最好的生日禮物
“真是巧合中的巧合,能在生日當天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是我最好的生日禮物!”昨天上午,在省腫瘤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李宏廣激動地對記者說,8月2日,剛好是他49歲的生日。
李宏廣能如愿捐獻,緣起2011年5月6日參加無償獻血時的“無心插柳”。得知捐獻造血干細胞能救人,他就申請加入中華骨髓庫。此前,他曾經歷先后兩次與患者初配成功,卻都沒了下文的遺憾,今年4月得知第三次和患者初配成功,他滿懷期待。
這次,李宏廣順利通過了高分辨配型和體檢。這些天,他每天徒步5公里堅持鍛煉。這次來鄭州捐獻,不得不擱置了自己商店的事兒,他說:“救人要緊!”
昨天上午,在省人民醫院造血干細胞采集室,38歲的程福賓在家人和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伴下捐獻“生命種子”,幫一位在四川治療的10歲小女孩重燃生命希望。
程福賓是鄭州登封人,2011年加入中華骨髓庫,今年3月接到了鄭州市紅十字會的電話,得知自己與一位10歲小患者配型成功,他毫不猶豫答應捐獻,隨后順利通過了高分辨配型、體檢等流程。曾是貨車司機的他原本打算外出找工作,擔心會影響捐獻,就暫緩了外出找工作的計劃,“工作可以晚些找,救人要緊!”作為兩名孩子的父親,程福賓雖不知道要救助的小患者是誰,但每每念起,感覺就像自己家的孩子一樣,“祝愿她早日康復,快樂成長!”線索提供李振波張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