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的意見》(簡稱《意見》),要求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擴大鄉鎮政府服務管理權限,明確提出縣級職能部門不得隨意將工作任務轉嫁給鄉鎮政府。(2017年2月21日新京報訊)
當前鄉鎮公務員工作中存在部分消極因素:首先,工作任務繁雜。鄉鎮公務員是公務員中最基層、最前線的一個群體,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無論什么政策、法規、方案、活動,都需要通過鄉鎮公務員的努力以落到實處。其次,工作環境不佳。鄉鎮公務員經常需要進入鄉村一線開展工作,常常要直面相對破舊的環境,有時還需面對少數難以溝通的群眾,工作環境相對較差。最后,晉升空間狹窄。鄉鎮職級本身空間就小,對于一般鄉鎮公務員來說,可能副科級就是一生追求的最高理想和目標,隨著行政體制的改革,鄉鎮職權空間正逐步收窄,鄉鎮公務員的成長空間非常的小。
《意見》的出臺有利于進一步優化鄉鎮政府職能、提升鄉鎮公務員活力。一是區分職能任務,明確鄉鎮政府發展方向。《意見》從強化鄉鎮政府服務功能、優化鄉鎮基本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創新鄉鎮公共服務供給方式等方面提出相關舉措,明確了教育、就業、養老、醫療和文化等方面服務職能,對于后續鄉鎮建設發展提出了指導性建議。二是理清任務分工,減輕鄉鎮公務員工作負擔。《意見》要求縣級職能部門不得隨意將工作任務轉嫁給鄉鎮政府,理清了縣級職能部門和鄉鎮公務員的職能任務,對職能部門和鄉鎮政府工作內容和主體責任明確劃分,有效避免了之前部分職能不清、工作層層加碼等問題。第三、增加鄉鎮工作補貼,提高鄉鎮公務員的工作激情。鄉鎮公務員流動性很大,很多外地人員一般干一兩年就走,主要原因就是工資比較少,補貼也跟不上。多數鄉鎮公務員每月能領到的固定工資在2000到3000元之間,享受基本的醫保和住房公積金,日常生活開銷和物價上漲之后,每年所剩無幾。《意見》要求鄉鎮工作津貼,可以顯著提高鄉鎮公務員的積極性,大家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李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