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為期40天的春運緩緩落幕了,不知為什么,看鐵路人身上有種莫名的氣質,感覺他們越來越自信了。
以往春運留給我的記憶就是一副難受的畫面,在火車站的售票口前堆滿了人,如果以數量來說的話,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他們冒著呼呼的寒風,穿著厚厚的大衣,更有甚者把被子都帶起來準備在車站睡覺,只為了能買到一張回家的火車票。而現在,春運留給我的記憶是這樣一幅暖心的畫面,在火車站售票口前人變少了,沒有人在火車站熬夜排隊買車票了。實現了購票不在困難。
自信源于鐵路的改變。以往,鐵路還沒有客車廂,全是一個個密封的貨車廂,幾十上百的旅客擠在一個車廂里,人挨著人,小孩的哭鬧聲、大人的叫罵聲,交織在一起。而現在鐵路有專門的客車廂,硬座、軟座、硬臥、軟臥,供旅客自己選擇。以往坐火車只是為了回家,現在坐更像是一場旅游。
自信源于鐵路的轉變。以往,車站、車廂臟、亂、鐵路人服務態度差。而現在車站、車廂變得干凈、整潔了,還裝有電視、空調、Wi-Fi,讓你歸家的旅途變得更加舒適、享受。而鐵路人都是面帶微笑,用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與旅客交流是再好不過了。
自信源于鐵路人的責任。每年春運,鐵路人犧牲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前往自己的工作崗位中去,我想他們的家人不止一次的抱怨過。“大過年的不在家里陪伴父母妻兒,跑去工作,工作真的有那么重要嗎?”鐵路人的一句“這是我的責任!”堵住了家人的嘴。是啊,現在我才深深的理解“舍小家才能樂萬家”這句話的含義。
春運雖然已經結束,但鐵路人的自信將一直傳遞并延伸下去,化作工作的正能量,指引著我們振作精神、奮發圖強,來迎接著下一個春運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