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南鄭州鐵路局管轄內的高鐵接觸網頻頻遭到一些輕飄垃圾的侵襲,引發列車晚點。僅僅20、21,2天時間,就遇到了17起,僅2016年1整年,由于“輕飄垃圾”導致的安全隱患事故,就占全部隱患事故的70%。
“輕飄垃圾”,一般指塑料袋、布匹、風箏、孔明燈等人們使用后丟棄的東西,它的特點是輕巧,使用起來相對方便,人們在使用后往往隨手丟棄或是不管不問,稍微有點兒風,就能把它吹起,落在很遠的地方。
一個小小的“輕飄垃圾”,看似不起眼,卻能逼停一輛列車,它的危害著實嚴重,而鄭州鐵路局僅僅2天就遇到了17起,全國各鐵路局范圍呢,勢必更多,其比例成幾何的數字往上漲。
為何有如此多的“輕飄垃圾”飄蕩在我們的頭頂?隨風飄落在各個地方,帶來各種隱患?筆者以為,人們不文明的使用習慣和任性的行為是主要責任。我們常常在路邊能看到有些不文明的人在使用完塑料袋后隨意丟棄,而不是扔進垃圾箱;有些大人帶著小孩在鐵路邊開心得放著風箏,風箏越來越高,而人們一點也不顧及一列列行駛過的列車;一遇到節假日或是天氣晴朗的晚上,一群年輕人買來各式各樣的孔明燈,萬燈齊飛的場景。人們在追求自由、開心的時候,往往將那些影響公共安全的事情拋擲在腦后,在人們使用開心后,這些“玩具”就成了無用之物,任由它們隨風飄蕩,飄蕩在鐵路邊,飄蕩在施工隊的線路上,掛在鐵路高壓線上,這些種種成為了公共安全的巨大隱患,甚至是給帶來了損失,而使用這些物品的人不僅心安理得,而且不用受到任何的懲罰。
而作為廠家,難道就沒有任何責任嗎?筆者以為同樣逃脫不了,廠家在生產這些方便人們使用和便捷的物品時,一味想著的是怎樣謀取利益,降低成本,打好廣告促銷,而將人們使用后的結果,拋之腦后,一味的迎合著人們的口味,而將使用后產生的實際問題拋給其他人,在沒有產生過多的后果時,廠家也許能夠逃避一些責任,但一旦出現大問題,甚至引起了廣大人民的重視時,廠家躲避的了嗎?到那時恐怕為時晚矣。
隨著時代的進步,電氣化鐵路已經成為了主流,高鐵引領時代的潮流已顯而易見,高鐵沿線到處是高達2萬5千福的高壓電,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塑料袋,都會造成列車的晚點,甚至于更危險的安全事故。筆者以為,其一鐵路部門在現有基礎上應將自己的監管范圍再次擴大,沿線上利用科技,采用視頻遠程監控,監控到每一處隱患地方;其二與當地管理部門做好協同,以便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及時處理;其三出臺相應政策,對于違規行為不僅要制止,還需要鼓勵群眾相互監督的獎勵和發現處罰的力度,只有有獎有罰,才能將安全隱患將到最低;而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應該具有責任心和使命感,管好我們的手,不亂扔垃圾;管好我們的心,讓自由建立在不危害公共利益的基礎上;管好我們的腳,遵守規章,讓我們的行動更加安全、和諧;同時對于不合格制品,不合理的產品及時提出自己的意見,多多建言獻策,貢獻出我們自己的一份力量,讓“輕飄垃圾”遠離界限,讓安全與高鐵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