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的“耳朵”比“嘴巴”更重要

來源: 2017-03-13 10:05:27

 

李克強9日來到陜西團,代表們爭相發言。主持人一再提醒會議時間有限,想請總理多說說。李克強示意他:今天來就是想多聽聽大家發言,我少說幾句沒關系。(中國政府網,3月9日)

每年都關注“兩會”,每年都被“分組討論”時代表委員各抒己見、建言獻策的場景所吸引所感動。這里是人民呼聲直接與國家領導人面對面的平臺,也是國家領導人對民間疾苦的傾聽與感受的最佳方式。

黨和國家領導人積極參與分組討論,聽取代表委員意見建議并認真總結,既體現了“雇員”對“主人公”應有的尊重,也體現了對人民主權、議會至上的政治構架的嚴格遵循。

毫無疑問,在這樣的環境中,代表委員應該多說、大膽說,國家領導人應該多聽、認真聽。然而,如今代表委員們在分組討論時惜字如金、領導干部在分組討論時滔滔不絕,“本”與“末”倒置的現象越來越突出,這也就讓李克強總理看似理所應當的一句“今天來就是想多聽聽大家發言,我少說幾句沒關系。”成為了近日熱議的話題。

相信李克強總理參加陜西團討論的初衷,必定是想多聽聽代表們的意見建議,必定是想讓代表們多談談自己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看法,必定是想多從代表們口中了解基層群眾的利益訴求。作為國家總理,他深知代表們所肩負的責任,他也深知自己在分組討論中應該扮演的角色。從內心深處講,總理并不希望代表們只顧“聽”和“寫”,更希望看到的是代表們爭先發言、各抒己見的場景,代表們越是“剝奪”他的話語權,人民的訴求、意見建議就越能夠充分表達,人民權益就越能夠得到保障、落實,這不正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所希望看到的嗎?這不正式社會主義體制的優越性嗎?

所以,李克強總理帶“耳朵”,人大代表張“嘴巴”,是分組討論的正確“打開方式”。

 

相關關鍵詞: 總理 嘴巴 耳朵


相關文章
  • 總理的“大人物”傳遞著“思路”

    總理的“大人物”傳遞著“思路”

    2017-03-13

  • 解決“看牙貴”也是落實總理報告

    解決“看牙貴”也是落實總理報告

    2017-03-14

  • 總理回應房屋產權問題,民眾可大膽買賣房屋

    總理回應房屋產權問題,民眾可大膽買賣房屋

    2017-03-16

  • 讀懂總理從容不迫背后的民族自信

    讀懂總理從容不迫背后的民族自信

    2017-03-17

用戶登錄

注冊會員享受:超低價格發稿       忘記密碼



Copyright © 2013-2019  財通社軟文推廣平臺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版權申明     聯系我們:
562 6623@qq.com

客服QQ:562 6623 

  聯系郵箱:29 59 11 57 8 @qq.com 豫ICP備20005723號-1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