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報檢”、“隨到隨檢”、“5+2”工作制……在勐臘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磨憨辦事處多項便利通關措施下,大量中老鐵路建設物資陸續從云南磨憨口岸出境,有力地保障了該項目建設物資的順利出口。(昆明日報3月15日A4版)
打開世界地圖冊,在亞洲版圖南邊與我國接壤的鄰國中,有一個和我們同樣信奉社會主義,甚至國旗樣式圖案都十分相似的國家,它就是老撾。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老兩國人民曾并肩戰斗抵抗外辱;上溯千年,漢朝的使者曾抵達老撾,將華夏文明的種子播散于此。中老兩國地理上唇齒相依,精神上守望相助,文化上血脈相聯,經濟上互通相融,兩國交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于2016年底全線開工的中老鐵路是第一個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并運營、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跨境鐵路項目。它北起云南省玉溪市,經普洱、西雙版納、邊境口岸磨憨,至老撾首都萬象,全長418公里,時速160公里,總投資400億元人民幣。中老鐵路不僅是一條經濟路,也是一條文化路。它一頭連接兩個發展中國家實現國富民強的夢想,一頭連接播撒東方文明的理想。加快中老鐵路建設步伐,早日實現全線貫通運營,不僅是兩國人民的心愿,也是全世界熱愛和平向往美好生活的民眾的心愿。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建設鐵路,確保物資運輸暢通是前提。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中老鐵路建設大部分要穿過茂密的亞熱帶叢林,河流縱橫,高溫濕熱多雨,交通極不方便,一年中能夠施工的時間不長。中老鐵路全線采用中國技術標準,使用中國設備,要加快建設步伐,就需要縮短通關時間,保證我們的設備和物資在最短時間內到達施工現場。為此,勐臘檢驗檢疫局對于運輸鐵路物資給予隨到隨檢、快速驗放的特殊便利;在鐵路物資出口高峰期,及時延長工作時間,直至鐵路建設物資全部出關。
加快中老鐵路建設步伐,對實施中國鐵路“走出去”發展戰略,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在經歷了中泰合作建設高鐵項目擱淺的風波之后,我們亟需尋找新的突破口,老撾是一個理想的合作伙伴,也是一個受大國政治干預影響相對較小的國家。相信隨著中老鐵路建設步伐的加快,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將會日益加大。而有了中老鐵路的示范效應,更多的海外訂單將會紛至沓來,中國鐵路走出去將迎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