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城際高速鐵路北起北京南站,南抵天津站。線路全長120公里,于2008年8月1日正式開通運營。相比城際大巴,京津城際列車擁有舒適的乘坐環境與快捷的時間優勢,高鐵已然成為京津市民往返兩地的首選出行方式。自開通運營以來,京津城際高鐵客流穩步增長,日均發送旅客已超過8萬人次。近期,一則關于京津城際高鐵有望在年內出臺月票制的消息一出,隨即引來一陣熱議。在筆者看來,出臺月票制將會給往來兩地的人員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促進京津冀地區的融合,帶動經濟協同發展。
月票制這個名詞對于我們來說,其實并不陌生。倘若你平時借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辦一張公交月票不失為一種便捷、經濟的做法。一來每次坐車無需準備一把硬幣,只需上車刷卡即可;二來也能節省一定的交通支出。比如,筆者生活的城市—杭州實行了公交月票制度。辦理了公交月票的市民每次乘坐公交車就能按照線路票價的50%扣款。乘坐次數愈多,相應的優惠力度也愈加明顯。反觀若京津城際出臺月票制,同理也能帶來諸上的優勢,何樂而不為呢?
京津城際高鐵出臺月票制將會給往來兩地的人員帶來便利。筆者曾親自體驗過京津城際列車。先通過互聯網訂票,再至車站自動取票機取票,期間由于洶涌的取票客流,光是這兩個環節下來就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倘若實行了月票制度,手中持有一張城際月票卡便能快速地進站坐車。而且,該制度鼓勵“坐的越多,價格越便宜”。這無疑是鐵路部門與乘客之間的一種良性互動,讓利于民,增加了彼此間的信賴,有助于鐵路的持續長遠發展。
京津城際高鐵出臺月票制也會促進京津冀地區的融合,帶動該地區經濟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是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京津城際高鐵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天津作為該地區的領頭雁,擁有著雄厚的資金、教育、科技實力。月票制的出臺將會促進人員更加頻繁地流動,人流所攜帶的資源能在該地區得到有效配置。綜合實力處于相對劣勢的河北省,接收了來自京津地區的優質資源,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從而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
當然,任何一項政策制度的出臺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個實踐的過程。京津城際高鐵月票制的制定也是如此,需要多地區、多部門的通力合作。在此,我們堅信:通過京津城際高鐵月票制的出臺必定能夠助力京津冀地區的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