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各地積極融入互聯網、利用大數據,探索“互聯網+黨建”的新模式,通過打造智慧黨建平臺,實現在線繳納黨費、開展黨性教育、解決百姓難題、推動扶貧攻堅等功能,從而既鞏固夯實基層黨建根基,也有效發揮出黨組織和黨員的服務、帶動作用,激發了基層黨建工作的新活力。(3月22日人民日報)
世殊則事異,事異則備變。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黨建也有了“智慧通道”“云平臺”,共享互聯網紅利。互聯網以其高效、快速、便捷的絕對優勢改造著這個世界,各組織、行業也充分利用其優勢優化各項服務,特別是“互聯網+黨建”,不僅拉近了干群距離、提高了辦事效率,更讓組織溫暖如影隨形。
“互聯網+黨建”讓黨員有歸屬感。“這么多年東跑西顛,很難參加組織生活,心里空落落的,這回好了,不管到哪兒,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只需要下載手機APP,注冊“黨員e家”,就能將千千萬萬的黨員聚集起來,就能夠實現在線學習、愛心幫扶。“每天10分鐘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及時獲取需要幫助的信息并采取行動”,不僅可以隨時充實黨員政治理論,也可以培養黨員凝聚力,讓黨員有歸屬感。
“互聯網+黨建”讓群眾有獲得感。在云縣,涉及農業、林業、稅務、醫療等部門的30項服務審批事項都能實現網上辦理,有效的避免了讓群眾“跑斷腿”現象。農產品、旅游服務上網,避免挑擔苦賣,實現服務群眾“零公里”。依托互聯網優勢,激發了基層黨建活力,在電子商務平臺切實為群眾暢通了渠道,解決了交通、物流問題,讓人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互聯網+黨建”就如同一個“黨的云家園”,沖破了時間與地點的限制,這個“黨的云家園”充滿著組織溫暖,積蓄著洪荒之力,每個黨員都可以為“云家園”“充電”,也可以受到其溫暖輻射,獲得“一臂之力”。在你來我往之中,讓“黨的云家園”越大越強,實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相關關鍵詞: 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