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3月22日消息(記者何微)從2017年4月16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將實行新的列車運行圖,較調整前增開動車組列車25.5對。運行圖調整后,全國鐵路開行旅客列車總數達3615對。
截至2月21日,為期40天的2017年春運圓滿收官,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3.57億人次,同比增加3275.2萬人次,創鐵路春運旅客發送新記錄。其中動車組旅客發送量1.8億人次,同比增長3441.4萬人次,高鐵動車組旅客發送量首次超過普通旅客列車,成為春運旅客運輸的絕對主力。
為何近年來,“鐵路出行”屢創高峰?筆者認為,離不開鐵路部門主動貼近市場,瞅準當前大眾的出行心理需求。為何這樣說,請容筆者一一道來。
鐵路往小里說就好比一個城市的公交,鐵路圖即公交線路圖,為的就是方便百姓出行。近幾年來,鐵路頻繁大規模調圖,一方面是進一步優化運力資源配置,緩解客流飽滿區段的壓力。調圖,瞅準的是旅客出行的目的地。提前預知,增加車輛,加大編組,合理安排,便可以有效地對其進行分流,減少旅客停留時間,且增大旅客選擇的余地。
另一方面是進一步對接市場需求,挖掘運輸新方向。調圖,瞅準的是旅客的出行需求,比如說,此次調圖部分列車延長到珠海,個人感覺十分方便。對于喜歡購物旅游的旅客來說,只需乘坐動車組列車,即可往返于澳門和內地城市。
高鐵動車組就好比公交里的BRT,有專門的快速通道,方便快捷,縮短了站與站之間的“距離”。調圖,提速,增開動車組列車,瞅準的就是大眾出行追求的舒適度。越來越貼心的服務,乘車環境的提升,以及基本實現熱門城市間火車的“公交BRT化”功能的動車組列車,都是為了方便旅客出行。
看來,鐵路部門調圖,調的是路線,圖的是民心啊。怪不得,我說怎么有那么多人選擇鐵路出行為首選呢。
不過,筆者希望,鐵路部門能不負眾望,繼續深度優化列車運行,與時俱進,瞅準大眾心之所想,不斷改善服務條件,為旅客營造出一個更加舒適、溫馨、方便的出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