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央視播出的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中篇《嚴防“燈下黑”》中,首度披露了中央紀委第六紀檢監察室原副處長袁衛華落馬細節。近日公開的一份判決書又披露了袁衛華的部分案情,袁衛華曾幫一房地產開發商承攬工程,接受該房產商賄賂共計人民幣618萬元。該開發商最終因犯行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人民網,4月7日)
在當今既打“老虎”又拍“蒼蠅”的反腐倡廉政治生態下,既要堅決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又要把糾正“四風”往深里抓、實里做;既要盯緊老問題,又要關注新問題。上到黨中央、省、市,下到鄉鎮、村、社,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團體組織等領域,違法、違規、違紀的人屢屢出現。他們忽視黨紀國法,總把規定規矩當“擺設”,視標準為“橡皮”,搞“上有對策,下有政策”。事發前總報以僥幸心理,我“次數少,金額小”,他是我“鐵哥們”不會出賣我,我的權力有那么大,不會出問題。殊不知貪腐之門一旦打開,就無法收手,最后越陷越深,無法自拔,最終鋃鐺入獄成為階下囚。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中央紀委第六紀檢監察室原副處長袁衛華直到身陷囹圄,才倍感廉潔和自由的彌足珍貴,有了“貪欲需要付出自由乃至生命的代價”的懺悔。教訓慘痛,令人警醒。
俗話說“善惡之習,朝夕漸染”,一個人所擁有的能體現一個人的價值,當正氣之心有所動搖、貪腐之門有所打開時,要想想落馬人員吃到的“果子”,用他們血淋淋的代價,時刻警醒自己“嚴守底線、不越紅線”,從袁衛華等違紀違規同志身上汲取教訓,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拋棄貪欲,遠離腐敗,做個清政廉潔的人民公仆。時刻保持清新的頭腦,才能讓自己在政治生涯越行越遠。工作上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掌握好權利、運用好權力,“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解決百姓“最后一公里”,才能造福一方百姓,帶動一方經濟發展起來。
國家的發展與強大離不開人民,只有努力做好人民的公仆,建立良好的干群關系,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風氣,讓人民群眾相信黨和政府、支持黨和政府、依靠黨和政府,才能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得以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