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為人民打工。”“唯有心中裝著人民,才能真真切切的為人民辦好實事兒!”“做人就不能愧對天理良心,作為共產黨人就不能背叛自己的理想信念……共產黨人是為人民服務的,不是為人民幣服務的!”“別看他官小,在老百姓眼里,那也代表著政府。”一部十多年來真真意義上沖破現實生活尺度限制的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播放至今,贏得了人民的滿堂彩。
為什么這部劇如此受歡迎?呼喚正氣,重塑正道,彰顯正義,這種堂堂正正,才是真正喚起廣大人民心底深處真情的要素,因為人民心里就是希望廣大領導干部能以“人民的名義”樹立“官場觀”。
把《人民的名義》當鏡子,以人民的角度認識自己。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說,世界上最難的事就是認識你自己。領導干部要認識自己,無疑比一般人更困難。在劇中,有些領導干部一塵不染,把人民當父母,踏實謀事創業;有的干部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當成自己的“實力”,謀私利、忘大義;有的官員雖然在貪污腐敗上沒有“斑斑劣跡”,但把人民當梯子,踩著人民的利益一心向上爬。打鐵還須自身硬,繡花要的手綿巧,如果發現自己“身在劇中”,不幸當了一個反面角色,唯有懸崖勒馬,及時回頭,才能重新樹立好“官場觀”。
以《人民的名義》作鞭撻,敢于擔當、堅定黨性。社會需要正能量,領導干部也需要正能量。官場沉珂,非一日之寒。除了對照反思外,每一名領導干部都可以從劇中的領導干部身上汲取營養:彰顯堅韌不拔的黨性、對人民群眾的一腔赤誠、對事業充滿執著和信心……總之,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學好《人民的名義》這堂堂生動的政治教育課,從思想上建立新的“官場觀”:必須以人民的名義、對人民負責,將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唯有立反腐之決心、揚一身正氣、走法治之路,才能獲得一個“好官路”,才能贏得人民的滿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