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官巨貪”暴露監管缺位

來源: 2017-04-24 11:20:30

 

于集鄉是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鄉鎮,1.8萬人口,3.95萬畝耕地,經濟發展水平低。可就在這個人均年收入不足萬元的窮鄉鎮,卻出現了一位“千萬元”級別的貪官。他就是于集鄉原黨委書記、鄉長劉傳銀。(4月19日,中國新聞網)

據報道,這位于集鄉原黨委書記、鄉長劉傳銀任職10年,利用職權侵吞各類公款823萬余元,另有1082萬余元財產不能說明合法來源。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法院近日以貪污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數罪并罰,依法判處劉傳銀有期徒刑十六年,并處罰金200萬元。劉傳銀當庭服判。小官巨貪的強烈反差,再次印證了某些鄉鎮基層一把手的權力缺乏約束。筆者不禁感嘆,“小官巨貪”暴露監管缺位。十八大以來,反腐工作不斷深入,高官巨貪屢見報端,基層小官大貪、巨貪也是不甘示弱,現在來了個窮鄉鎮千萬級的貪官劉傳銀。其實,鄉黨委書記、鄉長在我國現行體制下的確算不上什么大官,然而這類“蒼蠅”官員進入大貪行列卻不少,這就是所謂的“小官大貪”。這些“一把手”之所以容易成為腐敗分子,就是手中不受監督的權力惹的禍。從報道不難看出,在劉傳銀的手里有一種不受監督、不受制約的權力,他對自己從上級部門“要回來”的錢,可以隨心所欲,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筆者認為,出現“小官巨貪”現象,一方面是權利過于集中,一把手一手遮天,內心貪婪是其貪腐的內在因素;另一方面,外部監督缺位是其能夠長期貪腐的外在因素。比如這位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一肩挑的劉傳銀,最大的原因就在集財政審批、人事大權于一身,出現上級監督不到位、同級監督無力、下級不敢監督的問題,出現了監管真空,所以長時間的為所欲為就不難理解。同時,由于監管制度的不完善,利益群體的形成更加簡單,減少了被曝光成本,給了權力更大的尋租空間。最終,權力在任性中走向了腐敗,然而法網恢恢,任何違紀違法行為都逃脫不了法紀的懲處。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如何把“一把手”的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對于遏制腐敗增量有著非常重大的作用。因此,要想重點遏制“小官貪腐”,必須采取多措并舉的方式,一方面,所有執紀監督必須嚴格,決不能手軟,更不能姑息。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黨政“一把手”權力專門制約機制,把“一把手”的權力牢牢的管住,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唯有雙管齊下,全方位多措并舉同時進行,當形成制度反腐,權力將真正的關進制度的籠子,遏制“小官貪腐”才勢在必得,才能真正形成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良好政治生態。

 

相關關鍵詞: 小官 巨貪


相關文章
  • “小官”也能大貪,“蟻害”不可小覷

    “小官”也能大貪,“蟻害”不可小覷

    2017-03-22

  • 警惕小官巨貪的“微腐敗”

    警惕小官巨貪的“微腐敗”

    2017-04-26

  • 如何才能扼住小官巨貪的咽喉?

    如何才能扼住小官巨貪的咽喉?

    2017-05-09

用戶登錄

注冊會員享受:超低價格發稿       忘記密碼



Copyright © 2013-2019  財通社軟文推廣平臺       
             
   關于我們 商務合作 版權申明     聯系我們:
562 6623@qq.com

客服QQ:562 6623 

  聯系郵箱:29 59 11 57 8 @qq.com 豫ICP備20005723號-1 營業執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