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鐵路又一次調圖。從2007年中國高速鐵路剛開通到如今已經十年了,我國高速鐵路在不斷發展,火車里程也不斷提高,鐵路關系到國計民生,一向得到國家的重視,對鐵路建設的投資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今年,國家又投入數千億元致力于高鐵建設,要擴大鐵路的輻射范圍,增加鐵路里程。
其實這些大數字增長我們是看不到的,但這些數字卻真真切切的影響著我們的出行。細心的人能夠發現,在列車時刻表上常常會增加一些之前沒有的站點,那是些剛投入使用的新站。這意味著那些新高鐵站范圍內的人們不用再坐幾個小時的車趕去大城市的火車站,能夠在臨近的火車站上車,既方便快捷,又省時省力。
還有就是現在火車票的預售期縮短到了三十天,本來以為票會更難買到,可現在買票較之以往反而輕松些。因為現在往來的車次更多了,能夠運載的旅客也更多了,車票也自然更多了。這就意味著在一些節假日鐵路能夠滿足更多人的需求。尤其是對于那些南來北往的打工者來說,他們可能只有在年三十才能回趟家,鐵路運輸能力的提高對于他們來說是最大的福音。
當然,面對春運的壓力,火車還是顯得有些獨力難支,好在這幾年高鐵的發展為火車承擔了很大一部分壓力,每年新高鐵線路的開通也讓現在的人們越來越依賴高鐵出行,甚至坐高鐵已經成為一些人的日常。這種快速、便利、準時的出行方式甚至培養出了一些“坐著高鐵上班”的“板凳族”。還有許多公司白領和學生,喜歡在周末放松都會選擇高鐵出游,這種“周末流”也慢慢成了高鐵的常態。對比高鐵與火車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個“快”字,即使是面對幾百公里的距離,我們也會覺得沒關系,一個多小時就到了。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增強,人們腰包越來越鼓,對于許多探親,旅游,回家的人來說,還是更中意乘坐高鐵出行。
人們對于高鐵越來越依賴,而高鐵的發展也越來越快,幾年前這個很冷門的出行方式現在已經深受民眾的喜愛,國家也更加重視高鐵建設這一塊,也許有一天高鐵出行將會取代其他出行方式,成為我們出行的首選。高鐵,將承載我們更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