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際鐵路發展基金日前落戶順義。該基金由京津冀鐵路投資有限公司、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12家大型金融機構共同出資設立,基金總規模1000億元,重點投向京津冀區域內的城際鐵路建設、沿線土地綜合開發等。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用短短十年時間步入“高鐵社會”的國家。從十年前的蹣跚起步,到今天的“中國標準”唱響世界舞臺,中國高鐵的逆襲展現了“高鐵社會”發展的蓬勃朝氣。今年以來,高鐵“八縱八橫”已入建設藍圖,為我們勾畫出了鐵路發展的大框架。而細化到一個個城市,高鐵“紅利”既在“遠方”,也在“眼前”。這“眼前”的便利與幸福,便是串連起相鄰城市,擴大城市“朋友圈”的城際鐵路。按照《京津冀地區城際鐵路網規劃》提出的要求,京津冀地區將以“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為主軸、以京津石三大城市為核心,新建24條城際鐵路。
根據規劃,京津冀地區將以“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三大通道為主軸,到2020年基本實現京津石及京津保0.5至1小時通勤圈,有效支撐和引導區域空間布局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2030年基本形成以“四縱四橫一環”為骨架的城際鐵路網絡。交通和城市功能互相作用、彼此促進,將釋放更多的“軌道紅利”,從而破解北京周邊地區的“洼地效應”,為實現區域均衡發展帶來最好機遇。
京津冀城際鐵路,也是諸多城際鐵路便利民眾出行,助推城市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高鐵打通城市之間的壁壘,搭建橫向和縱向的交通通道,以客流為主兼顧貨物運輸,從而引導產業集聚,為區域發展奠定基礎。可以預見客專開通后,將大大帶動云南旅游、服務業的發展,促進第三產業增值,打通京津冀這條經濟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