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古時,中秋節便以月之圓象征人的團圓,為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隨著2021年9月的到來,現在離中秋節越來越近,是品牌方借勢營銷,不可錯過的佳節之一。
雖然中秋節有團聚的意義,但作為一個節日,作為各種產品的運營商,如何抓住這個熱點?大品牌是如何借勢營造氛圍的?每年中秋節都可以說是做生意的好機會。各大品牌爭先發力,想要打好一場品牌營銷戰,卻苦于沒有靈感和借勢角度,分享一下中秋節的借勢營銷應該如何去做?
一、借勢中秋節的元素
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在借勢營銷中,可以插入各種中秋節的元素,如孔明燈、燈謎、吃蟹賞月等風俗習慣,還能融入中秋的起源和神話故事、歷史事件,以及詩詞、民謠、諺語、歇后語等,都是值得深挖的借勢素材。
同時,還要準確把握中秋之中人們的情緒,去形成共鳴。優秀的借勢營銷,總能找到消費者易于接受的入口,或真實,或熟悉,或細節,去撥動大眾心底最脆弱的那根弦,提供一個特殊節日中的情感宣泄口。團圓是中秋的主旋律,圍繞這個主題,可以延展出很多素材,比如在外的游子趕著回家卻堵在路途中的焦急心情,比如盼望出差的老公能回來跟自己吃團圓飯的女人。
比如看著廢棄的桌椅突然想到以前中秋時經常坐在桌椅旁和爸媽團聚,而如今,桌椅破舊,父母也已經年邁等。
有團圓,自然也會有不團圓。世事并非圓滿,也總有在外奔波無法團圓的異鄉人,也有因為突發事件無法留在家里好好吃頓飯的應急人員,也有想要團圓可父母已經逝去留下永遠的遺憾。如此等等,都能以不同的角度去煽動情緒,去制造淚點和感動,去引導品牌關懷和價值輸出。
二、借勢關鍵詞
正向:月餅、月亮、回家、賞月、團圓、燈謎、嫦娥、玉兔、故鄉等;
反向:遺憾、背井離鄉、睹物思人等。
基本上每個關鍵詞還能進一步發散,比如“月餅”就能發散成月餅的外形、月餅的分類、月餅的做法等。
抓住每個關鍵詞去發掘主訴題材,去找到切入點,去激發情感共鳴,才能打造完整的借勢營銷方案。
三、優秀的借勢文案不僅體現在創意上,還體現強關聯性。
(1)江小白:#簡單生活# 月已滿,杯莫空。
(2)騰訊地圖:走了那么多地方,最圓的月亮還是在家的方向。
(3)58同城:“月光所照,皆是故鄉;雙腳所踏,皆是生活”。
(4)杰士邦:中秋佳節,活好月圓。
(5)蘇寧易購:“易”起賞月就“購”了。
(6)奔馳:今夜不奔馳。
優秀的借勢文案不僅體現在創意上,還體現強關聯性。
上述文案中,不僅創意滿分,還提供了深刻的情感洞察,并植入了品牌或產品元素。
有些能讓人看著熱淚盈眶,有些則能讓人破涕為笑,并在情緒的共振中記住品牌,這就是成功的借勢。營銷不僅要切合品牌本身,更要符合受眾群體的心理。
看了這么多中秋案例之后,活動要造勢才能擴大影響力,可以充分利用線上營銷的優勢,營造節日氛圍,不過一定要把握好宣傳的節奏和側重點,可以參考的宣傳節點為:
①中秋節活動前2天可發布一篇預熱文案,要點在于把活動描述清楚;
②活動當天可發布一篇活動文案,要點是突出活動爆點刺激用戶參與;
③活動結束前一天可發布一篇效果推文,強調活動參與度與截止時間,增加從眾心和緊迫感。
活動上線前和上線時都需要推廣,并設置互動環節。只有互動,才能增加受眾的參與感,不然他們永遠都是看一眼,然后下一秒就遺忘。
通過趣味性或者利益性來吸引消費者參與,讓他們貢獻UGC內容,就能引發他們的自傳播,形成裂變式曝光。參與度越廣,活動效果永遠是最好的。
又將到一年人月兩團圓,全民共慶中秋之時。追熱點不難,但要追的有水平有技巧有姿勢就難,因為就要讓熱點與產品植入信息結合,又要顯得有創意有噱頭,還得符合粉絲審美和口味,著實不易。
在這之中,要想攻占用戶心智,傳達出品牌信息和辨識度,提高品牌熱度和社交聲量,那么就要抓住消費者心靈最柔軟的地方,以文案、海報、組合營銷等形式去打出組合拳,攻勢兇猛才能出其不意。
以上就是軟文發稿網給大家分享的全部內容了。
相關關鍵詞: 中秋節 借勢營銷應該如何去做 中秋節的元素 關鍵詞